#微信公众号diss

Lyric🌀
9小时前
大概六年前,我还在写公众号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花三小时写这个工具,只为一分钟拯救公众号排版》。 现在这篇文章已经找不到了,因为离开公众号的时候我把所有文章都删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疯狂 diss 微信公众号,然后安利我开源的排版工具 wechat-format 这工具主要解决: 1. 支持 Markdown,排版好看点 2. 因为公众号文章无法使用链接,所以把链接改成引文放在文章末尾 3. 支持代码块,别使用截图了 当时虽然大家能使用秀米,但是秀米和公众号一样都在我的 diss 范围内,属于没有品味的东西。 而那时候能用 Markdown 排版公众号的仅有我这一家,不少作者也都用过这个工具,因此这篇文章和工具都火了。 在公众号作者的传播之下,这文章被前老板看到了,他给我打赏。他这个动作给了公众平台的朋友很大的压力,于是分两次来询问我对公众号的意见和建议。 既然诚心诚意问我了,我就仔细说了意见,但建议就免了。记得当时大概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的决策逻辑,我这样的需求是没可能得到满足的。 当时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商业化。我觉得这种依附于大平台的工具不太有意思;而且在中国做内容行业吧,风险太高 ROI 太低。 但做内容本身还是有一些意思的,于是后来过了几年做了 Quaily ()。 对公众平台的看法: 这么多年一直没变,我依然觉得它很差。如果产品负责人不高强度使用自己做的东西,很难想象它能做好。 不过一个产品要满足所有人的品味是十分艰难,就像干净的饮用水和空气中不会尝出任何味道。 不喜欢的话,可以离开,也可以自己做,或者 both,就像我一样。 今天我做 Quaily 也是一样。这些原则也写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