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山西寒冷
关注
李幺傻
3小时前
李幺傻《老兵口述抗战》—— 抗战时期,川军是中国所有军队中装备最差的,人们称其为“叫花子部队”,装备不足,弹药缺乏,出川的时候,有的士兵连一杆枪都没有,扛着大刀长矛就出川了。每人仅有一身衣服,衣服破破烂烂,来不及缝补又加上连续行军,顾不得洗刷,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浓浓的汗臭味。 当时,广汉青年李长维刚刚被拉了壮丁,连拿枪投弹都没有学会,就被匆匆派往战场。 李长维所在的那个排全都由新兵组成,而排长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在行军的同时还在不停地接受着训练。当时,山西的忻口会战已经爆发,所以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正式的训练。 从四川出发前往山西,他们跨越了数座高山,穿越了众多河流,但这些四川兵只能穿着草鞋一路奔赴战场。 每天都是紧急行军,清晨出发时天还未亮,夜晚只有月亮升上天空后才能稍作休息,每天只能休息两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匆匆吃口饭后又得继续前进。 即便遇到下雨天,他们也必须继续前进,因为前线的战事紧急,无法停顿片刻。 而与此同时,日军却是从日本坐军舰来到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然后乘卡车前往前线。 李长维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士兵们还能够吃到一些小米和玉米,但当他们进入湖北境内时,他们只能以喂牲口的黑豆为食。黑豆容易引发腹泻,但即使腹泻也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 新兵们每天的唯一训练时间就是中途的那短短20分钟休息时间,排长在这时向士兵们示范如何使用步枪、瞄准、射击、投掷手榴弹、爬行前进以及躲避炮弹等战斗技能。 直到他们进入山西境内,新兵们才真正学会了如何使用武器和进行战斗。 李长维表示,整个行程历时两个多月。当他们到达山西时,他才意识到这个地方的寒冷程度远超想象,与四川盆地的气候截然不同。 他们离开四川时是在炎热的八月,而到达山西时已经是寒冷的十一月,雪花纷飞。四川兵只穿单薄的衣物和草鞋,然而在山西,想要获得一身棉衣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夜晚因为严寒,士兵们只能挤在一起取暖。 然而,一旦投入战斗,四川兵们都忘记了饥寒交迫。 当李长维所在的部队从四川途经湖北来到山西时,与之相伴的还有川军41军的士兵何宏钧。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何宏钧正在川军的干部训练班接受培训。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和他的同学们原本还需要一年才能毕业,但他们被提前毕业,并分配到了川军的各个部队。 何宏钧离开四川时,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个人,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他在匆忙出发前往山西前线时,来不及告诉母亲自己的去向。 在两个多月的艰苦行军中,何宏钧穿越了山脉,跨越了河流,每天行军近百里,最终抵达了寒冷的山西。 川军刚刚到达山西,地方军阀阎锡山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他看着这支来自四川的“叫花子部队”,嗤之以鼻地问:“这支部队还能打仗吗?” 民国时期,山西曾是中国一方富甲,晋商几百年来曾统治着中国经济。阎锡山的晋绥军每位士兵都有夏装和冬装两套,弹药充足,装备精良,所以他对那些远道而来、衣衫破烂的川军嗤之以鼻。 破烂的川军如何能与晋绥军相比呢? 何宏钧回忆说,当他们离开四川时,没有人预料到北方会如此寒冷,四川兵穿着单薄的衣物和草鞋,双手和双脚都因严寒而红肿,每天晚上都有士兵被严寒冻死。 当时的川军更没有医院,士兵们生病了也只能强忍疼痛,有些人因此而死亡。每天晚上,他们都能看到平板车将尸体拉到战壕里埋葬。
#川军
#抗战
#装备落后
#长途跋涉
#山西寒冷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