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抗战角色争议

60年前,1965年(那时我还是中学生),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周年,全国各地举办电影周,集中放映一批二战的影片。其中,苏联的几部电影,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三次打击》、《攻克柏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现代化战争,武器是坦克飞机大炮;大兵团作战,双方投入兵力动辄几十万,指挥作战的都是将军元帅;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和国产的二战片即抗日片太不一样了。国产的抗战片说来也不少,但无非《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之类,外带《小兵张嘎》。武器只是手枪手榴弹,出动的兵力顶多几百人,指挥的军官连团长级别的都看不见。 看了苏联拍的战争大片,我当时就很纳闷,为什么中国的抗战片总是些零零碎碎的游击战呢?难道中国的八年抗战就没有过大规模的战役吗?那时我们都知道有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还听说过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为什么都不拍成电影呢? 后来我知道了,其实,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本是国军阎锡山领导的太原大会战中的一个战役,要演平型关战役,无法绕开阎锡山,而当时的中共是全盘否认国军抗战的,无怪乎他们不会拍平型关战役。彭德怀早在1959年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百团大战在当初就被毛泽东批评,指其违反了毛制定的避免与日军正面冲突、到日军后方打游击、扩充八路军的实力的战略方针,那就更不能拍电影了。事实上,在八年抗战期间,发生过很多场大规模的战役。据亲身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元老郝伯村讲,单单是死伤人数超过30万人的大会战就有22场。这些仗都是国军打的,不是共军打的,所以中共不会拍摄不会上演。 一直到1986年,大陆拍制了《血战台儿庄》,总算是第一次用电影艺术的方式承认了国军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大陆人也逐渐了解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了解到了国军在抗战中的主导作用和伟大牺牲。不少体制内学者也为还原历史真相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但是在中共官方那里,历史依然被歪曲,真相依然被掩盖。中共依然在片面夸大共军在抗战中的作用,竭力贬低国军的作用。 例如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数百人,象这种规模的战役,在八年抗战中数以千计,只因为平型关战役是林彪打的,所以建立了一座宏伟的纪念馆。在卢沟桥的抗日纪念馆里,只字不提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居然宣称“抗日战争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郝伯村在上海参观了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松沪战役的纪念馆,发现里面的说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