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创业焦虑
关注
sitin
1周前
分享两个提示词 最近常常因为工作焦虑,创业路上能量忽高忽低,有时候觉得什么都能干,有时候又陷入迷茫。 于是我让 AI 当“第三方视角”,帮我照了一面镜子。 让我从 90 岁的人生回望 去思考: 那时的我,会不会后悔在最宝贵的阶段,忽视了家人? 会不会发现自己被焦虑推着跑,却错过了真正重要的事? 它也让我看到一些 残酷真相: 自己战略,注意力,资源配置,情绪各种情况是否失衡 创业路上焦虑其实不可避免,但 AI 能提醒我,不要被短期的情绪绑架,要把目光放长远。感受还是蛮深的,其他人给我说我就会反感,AI 反而不会。 推荐给大家。
#AI
#创业焦虑
#人生反思
#第三方视角
#长期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凡人小北
1个月前
全球高压竞争下被动蔓延的一种工作文化副产物 996,被迫作为中国文化输出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更多只是硅谷创业者当下焦虑的一种侧写。 AI 创业显然已告别靠技术破局的理想阶段,开始拼速度、拼兑现、拼意志。人话就是:模型卷完卷数据,卷完数据卷人,只要还能在短期拉出差异化,哪怕牺牲睡眠、家庭、生活,那些愿意全身心献身的人,自然更容易成为被系统偏爱的那一群。 我相信美国佬并没有对东方吃苦文化认同,只是在估值压力、交付节奏和地缘焦虑交织下,用极致投入换取有限确定性的集体妥协,哪怕这确定性本身就是靠着高强度压榨团队换来的,也比什么都抓不住要强。 中国的 996,是制度惯性和等级秩序下的高压型内卷;而美式 996,则是自我神话与成功焦虑共谋下的主动透支。 一个身不由己,一个是自我驱动,结果相似,逻辑全然不同。 但这种形势最可怕的地方是,当越来越多人信了,不信的人连站在原地的权利都在被剥夺。 国内互联网创业史那套压榨模板还没散场,加班即修行、燃烧才配成功这一套,已经在全球创业圈悄然落地 fork。 我对这一切很悲观,当中美都卷起来的时候,这场看似热血、实则耗损的速度游戏,到底能冲出几个神话,又会留下多少一地鸡毛。
#996工作制
#中美内卷
#创业焦虑
#高压文化
#过劳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