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思考

Minttr满足了我什么样的使用场景? 中度思考的卡片。 从记录闪念的时候,我相信Minttr不算最快的,通常我用Flomo记录最快的那种闪念,比如记录一个地址,一个单词的意思,一张图片,或者马上用到的信息,因为Flomo这个时候是最快的,比Tana还快一些,Tana打开需要几秒的时间,Voicenotes虽然比Tana快,但是很多场景并不适合语音输入。但是Flomo的这种快,在心理上,会使得我不想停留太久在Flomo,而是起到一种快速记录,在我自己怕丢失的时候,通常出现在我时间很少,但是需要记录的时候,而且无论在电脑端或者IOS上,快捷键都能快速呼出。 而Minttr的使用场景并不是这样,他属于那种稍微慢一步的感觉,慢一点的场景,会在心理上留给自己一定的空间,稍微咀嚼一下的那种笔记,但是还没到需要大幅度深究的程度。比如涉及到某个重大主题,科目的学习,或许类似Heptabase这种重一些的工具更适合一点。需要快速整理和提取,或许Tana更适合。 而我大部分的场景,就属于中度思考,打开浏览器,看看文章,看看新闻,或许某个点触碰到我的兴趣,我自己有点想法,但是又比较模糊,这个时候正好同处浏览器之中,我就会双开浏览器,或者直接转到Minttr页面上,按下数字键1,写下我刚刚看文章时候到一点想法,然后停留几分钟,把自己想说的话再咀嚼一下,如果有必要,再使用reflect来提示一下自己,查漏补缺一下,再激发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这种介于快速和重度之间的思考需求,使得我使用Minttr的频率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