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AI工程化
关注
orange.ai
3周前
上个月的时候跟量子位深聊了一期关于AI产品的未来,聊完感觉过去互联网那套“先免费圈用户、再追求时长和日活”的黄金法则,在AI时代可能彻底失灵了。 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这篇万字长文 文中一些反共识的观点: AI播客的核心并非替代人类主播,而是成为保证事实性与完整性的信息整理Agent(“嘴替”)。 评价AI生成内容时,事实性和完整性比“听起来像人”的“活人感”更重要。 AI产品不应追求完全的“自动化”,为满足专业用户的精准需求,强大的手动编辑功能依然至关重要。 AI产品的开发优先级应由一个核心指标决定:该功能是否能直接促进用户付费。 AI应用公司的护城河不在于模型技术,而在于通过工程化和场景know-how,将60分的通用模型在垂直领域打磨成90分的产品。 在AI时代,“用户时长”是虚荣指标,产品的核心指标应该是“任务完成效率”和“付费转化”。 AI产品从第一天就应该考虑收费,因为付费用户能提供最真实的反馈,且留存率和活跃度更高。 AI时代的组织中,传统的“产品经理”岗位可能不再是必需品,团队趋向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超级个体协作模式。 互联网经典的“网络效应”在AI时代不再是牢固的护城河,因为产品的核心交互是“人与AI”,而非“人与人”。
#AI产品未来
#AI付费转化
#AI时代组织模式
#AI核心指标
#AI工程化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