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陈小平
1个月前
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前辈与盖世人杰万润南先生走了,小平在此哀悼。 我们时常感叹世界不大,彼此常能相见,但遗憾的是,万先生与我的世界足够大,我们一生都没有见过,无论是在北京,在天安门,还是在美国,彼此留下的也只是信件交往。 万先生是六四事件中亲自出场的大人物之一,他应该算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不过,我不知道论经济实力,他与另外一位企业家和学者陈子明谁在当时赚钱多)我看相关报道是,万先生将身家产业放在身后走上前台,是他岳父、时任中纪委委员李昌先生的幕后动员。 众所周知,中纪委有批老头子激烈反对六四戒严和镇压,其中就有李昌先生。 不过,外界不太知道的是,当时在中纪委的一位老将军也派女儿来政法大学找我们,让老师们从法律上论证戒严的不合法和违宪,这任务后来落在我头上,我的文章给了老将军女儿,也给了香港文汇报的副总编程翔先生,他也登出了。我想李昌先生劝万润南先生出场,就是这个背景下的行动。可惜,万先生出场时间比较晚,且是以他个人和四通之名行动,影响力比较有限。当时广场的议事机构是首都各界维宪联席会议,我未闻万先生在这种机构中出场。不过这个联席会议后来也被广场反对撤退的力量压倒而无法作为。 万先生,陈子明这样的当时在北京有影响力的民间企业家,都是早期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典范。而且时代关怀是那个时代成功企业家的常态。 从我亲历的事件看,万先生在经商成功后,他支持破产法专家曹思源的修宪研究计划,请出了北大的周舵先生当他的智囊。周先生在六四最大贡献之一是推动了当局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对话,实际就是谈判,这在中共49年后的历史中是罕见的。他还是解放军血洗广场前的绝食四君子之一。此外,刘晓波先生也是四通的常客。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 「随机恐怖主义」: 语言如何转化为暴力 当政客、媒体、和大学将反对者称为「纳粹」或「人民公敌」时,他们实际上是在「点燃导火线」。 多年来,左派不断宣传:「特朗普、MAGA、和 共和党人,代表着一种『极端主义 』,威胁到共和国的根基。」 这就是所谓的「随机恐怖主义 。 这个词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意思很简单: 随机性意指,随机且不可预测的,但从统计上看是不能避免的。 恐怖主义 在这里指的是,利用恐惧和暴力,来获取政治利益。 他们「将对手妖魔化」,称他们为怪物、叛徒,甚至更不堪的称号。 他们从不会直接说「扣下扳机」,而是营造一种「环境」,让某人最终会去「扣下板机」。 这就是「随机恐怖主义的精髓」: 模式总是千篇一律: 1)在文化中「广泛传播煽动性语言」 2)煽动的发言者,以「合理否认」来「自我掩护」:我从未教唆任何人使用暴力 3)激进化或不稳定的个人采取行动 4)循环不息,逃脱责任  纳粹德国 时期,约瑟夫·戈培尔的 宣传机器,将 犹太人 标签为「非人类」和「害虫」。 德国民众被告知,这些邻居对整个社会构成威胁。 暴力变得不可避免,数百万人却对此视而不见。  你看到这种模式了吗?  「语言先行,暴力随后。」 今天在美国,国内恐怖主义运动不是在暗处滋生,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日益壮大。  当左派将政治对手称为「纳粹、恶魔」或「人民公敌」时,他们的目标显而易见:就是要将对手「非人化」,以证明他们「清除」的「合理化」,并让他们因 恐惧 而 沉默。  我一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当纳粹执行「最终解决方案」时,德国人民怎么能「视若无睹」?  现在,你正在实时目睹答案: 人们对遭 暗杀 的查理·柯克欢呼的病态场景—— ~民主党 有责任 ~媒体 有责任 ~大学也有责任,因为大学以仇恨、不宽容、和扭曲的历史观,毒害思想易受影响的年轻人 他们共同制造了「暴力的条件」。 他们必须面对这份责任,必须承担罪责。  「因为当你点燃导火线时,就不能在爆炸发生时假装震惊。」 朋友们,我们都是 匿名者,而今天,我们都是查理·柯克。  他们害怕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暴力,而是因为我们看穿了他们的 谎言: 例如这个(民主党)众议员洁丝敏·克罗克特: 「现在白宫里,就有一位 山寨版希特勒。」 「我只想说,我从未以任何方式 鼓吹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