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人工智能的辩论愈演愈烈,焦点集中在AI的未来盈利能力及其对巨额资本开支的覆盖能力上。随着谷歌推出强大的TPU芯片,其自研能力显著提升,市场对英伟达的依赖度降低,质疑声不断。投资者开始关注谷歌的股价表现,认为TPU不仅是芯片,更是云计算的战略布局。与此同时,英伟达的财报引发了对其未来销售的担忧,尤其是在模型效率提升可能导致硬件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各大投行对TPU的看好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动荡,英伟达的市场地位面临挑战。
基于多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洞察
AI行业在2023年经历了多次辩论,主要围绕算力需求、资本支出和营收能力展开。随着谷歌自研TPU的推出,市场对英伟达的依赖性减弱,导致其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最近美股各投行在大肆鼓吹TPU芯片了,谷歌自从被巴菲特锁定后,股价蹭蹭涨📈,已经临近4万亿大关,今天就简单解析一下TPU的潜力以及相关利好利空的公司。 我最近也跟随巴菲特,在押注谷歌TPU,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芯片,而是一场云计算的“阳谋”。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GPU——英伟达(#NVDA)靠着它成了AI时代的“印钞机”,市值一度飙到5万亿。但TPU,是谷歌偷偷练了12年的大招。过去,它只给自己用,
英伟达和谷歌,一涨一跌,此消彼长,此起彼伏,因为谷歌不但发布了超强了Gemini3,更是因为拥有强大的自研TPU。相当于谷歌自己一家就可以形成闭环。对英伟达芯片的依赖度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引申到其他家大厂如亚马逊,微软,Meta未来都可以加强自研芯片,英伟达的唯一性叙事被打破了。 而且如果模型效率提高,短期内硬件需求反而可以是下跌的,原来需要1万张卡做的事现在8000张就够了,进一步打击了销量叙事
AI的问题与危机,之前聊过23年以来市场经历了三次关于的AI的大辩论,从23年下半年AI是不是趋势?到25年初AI需不要要这么多算力?再到当下AI未来能不能赚钱,能不能cover巨大的资本开支?这次辩论质疑也是一步步扩大:从开始质疑各家新云厂商债务资本机构不合理、到质疑openai在四处画饼质疑点已经变成了这些公司只靠债务和投资支撑无任何营收,再到本周质疑英伟达的财报(从应收账款,库存,现金流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