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武力侵略乌克兰,宣告了二战后和平秩序的终结。
川普则用当面邀请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宣告了白宫对“国境线不可改变”这一传统的蔑视。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旧时代绘出的国境线,不论在伤害链阵营的首领还是在产业链阵营的首脑看来,都不再是不可挑战的了。
只是如何改,还未定。
如果你不把川普的邀请看成挑衅,而看成一种暗示,一种美国有意接纳别人“加入我们”,和有意接纳依据民意重新划分的国境线的暗示,你会想到什么?
台湾是不是可以改变现状?
如果加拿大可以“加入”美国,台湾可不可以?南美国家可不可以?
如果经济利益,贸易往来的便利性足以成为改变国境线的理由,那么真正应该被圈到同一条国境线里的“国家”,真正应该适配上同一套游戏规则的“国家”,难道不是以全球经贸合作为基础的那个隐形帝国,“全球商业帝国”吗?
每个人都觉得川普是在说笑。
但从利益角度思考,如果这成为现实,如果全球商业帝国能自隐形状态浮现,全球经贸体系能为自己配上一套完全服务于自己的政治秩序,让在各国之间设置贸易壁垒变得真的没有必要,让全球市场最大限度释放其增长潜力,让全球生产者通过产业升级、权利保障的升级实现自身消费能力的升级,这会令全球经济迎来怎样的增长呢?
川普破坏了旧秩序。
他也不象是个能建起一套尽善尽美新秩序的人。
但在他捅破了窗户纸之后,你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可能。
在国家之间重新划分国境线的可能。
按经济需求重新设定游戏规则,重新构建政治秩序的可能。
虽然不以战争为手段,但只要一族一地能跨越公投门槛,就能宣布独立建国并得到美国外交承认的可能。
这就是为台湾、香港、上海、东突厥斯坦、图博特等国未来的独立开放的通道。
旧时代的国境线显然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需求,在川普发起关税战之后,这一点变得格外明显。
全球各国都在试图完成与美国的谈判,试图在决心改变全球贸易游戏规则的美国面前,靠自己的议价能力,为本国商家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条件。
也在事实上,致力于令“英美联合体”、“欧美联合体”这样的经贸合作利益共同体变得结构更合理,为长远持续合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致力于令国境线对彼此经贸合作的干扰减到最低。
全球经贸体系正在冲击下加速盘整,在盘整中自我完善。
与全球经贸体系相适应的全球政治秩序也一样,尤其是其中纠错能力较强的那些国家,也一样。
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已经很久没有迎来过这样的冲击和改变了。
而究其根本,导致冲击和改变发生的是什么?
不是川普这个人。
是导致川普一再胜选的民意,是导致这些民意产生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是以扩张后的全球经贸体系为经济基础的隐形存在,“全球商业帝国”,在呼唤属于它的新秩序。
是全球生产力和消费力在失衡之后,呼唤一场再平衡。
在中华沦陷区,“改开中国”就象铁链女抗拒董志民一样正以既无奈又绝望的心情与“红色中国”僵持。
在国际社会中,在全球化扩张阶段形成的经济基础,则处于相当类似的困境,许多已从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向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国家和地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的瓶颈阶段,它们正因政治秩序“跟不上”,不能让本国消费力随生产能力的增长而增长,因此无力成为欧美希望他们成为的甲方。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型的经济基础,已经发展到位的经济基础,都在呼唤与自身适配的政治秩序。
因此,二战后的和平秩序,力求“保持现状”的秩序思路,才会受到这样的冲击。
这世界需要改变现状,而不是保持现状。
或者更准确地说,对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想要保持生活的现状,经济的现状,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就不能继续保持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政治现状——不能在接近文明2.0的经济基础上继续保持文明1.0的政治秩序。
而这,是正迈向未来的人们需要看清的现实。
这世界事实上也无法保持现状。
中美不打贸易战,中美的经贸合作就能永远平稳进行下去吗?
全球化继续发展下去,各国各地已经成型的经济基础能永远只搭配旧政权提供的旧秩序吗?甲方能永远做甲方,乙方能永远做乙方吗?
不能,所以道穷乃变。
到了需要变化的时刻,国境线可变,国与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可变,国号可变,主权归属可变,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都会为“升级”服务。
在新旧转换之际,在全球秩序重组之际,许多过去被视为“不可能”的事情会成为可能。
美国可能会有第五十一个州,虽然,它的原名未必叫加拿大。
亚洲可能会出现许多新兴国家。
在旧时代形成的旧观念,包括许多现在被称为“进步”的观念可能会被扬弃。
新的秩序,新的观念,新的文化,新的民民族和国家,很可能在已经成型的经济基础上被催生出来,并成为新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