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多少钱才可以躺平? 1.存款1000元(人基本废了) 2.存款7000元(过年钱都不够) 3.存款15000元(同龄人中不算多) 4.存款50000元(能应付一些小型突发状况,但仍难支撑长期躺平) 5. 存款10万元(能有稍多一些自主选择,可短暂旅行,但躺平仍捉襟见肘,生活品质难以保障) 6. 存款30万元(可以在低消费地区维持1 - 2年简单生活,躺平路上解决了一小段时间的温饱问题) 7. 存款50万元(在三四线城市,若节省开支,能过上2 - 3年衣食无忧的躺平生活,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8. 存款80万元(能应对稍复杂些的生活状况,如偶尔生病就医,能实现小几年较安稳的躺平) 9. 存款100万元(在普通城市,依靠合理理财,每年获取一定收益,能实现3 - 5年相对舒适的躺平生活) 10. 存款150万元(可购置一辆代步车,再加上日常开销,能维持5 - 8年躺平生活,生活品质能得到基本保障) 11. 存款200万元(在消费水平适中的城市,可考虑购买小户型房产,以房养生活,实现5 - 10年躺平) 12. 存款300万元(不仅能保障日常开销,还能参与一些兴趣爱好培训,实现8 - 10年躺平生活) 13. 存款500万元(合理投资与规划下,能在大多数城市过上悠闲躺平生活,偶尔还能享受轻奢消费) 14. 存款800万元(能实现环球旅行等梦想,躺平生活丰富多彩,可支撑15 - 20年甚至更久) 15. 存款1000万元以上(基本实现财富自由,躺平生活没有太多经济顾虑,可按自己喜好尽情生活) 以上大家怎么看?
我发现个规律:凡是不怎么赚钱的人,脑子里往往都特别复杂。 他们不是思维路径太绕,就是说话说不到点子上,然后让他干个活,又会想出一堆问题,迟迟不去做,效率很低。 而真正赚钱的,都是什么样的呢? -有的死磕一个赛道,三年不换方向,闭着眼也能做出成绩; -有的直接贴着人干,看到谁做得好就先照着干、边抄边调; -有的听一句话觉得靠谱,当天就注册账号、出内容、找变现路径。 他们的共同点不是聪明,而是思维简单、行动直接、表达明确,不在脑子里设障碍,只在现实里找路径。 他们不是不会讲复杂理论,而是能把复杂的东西,讲成一句话,让用户秒懂。 比如那些带货很厉害的人,他就不会去和你说太多这个产品有多牛x, 他只讲“这个产品我家自己也用,效果好到我妈都回购了”。 商业的本质,很多时候就是把一个有价值的东西,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卖给需要它的人。 脑子里弯弯绕绕太多,反而容易偏离这个核心。 所以真正的高手,就是用高维的智慧在思考,用低维的简单在表达和行动。 很多人做不好市场,卖不出东西, 就是因为太执着于自己的专业术语,觉得这样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专业性。 结果完全脱离了地气,跟用户不在一个频道上, 你讲得再好,用户听不懂,有啥用?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往往才越有力量。
我说下我的观点; 新的一天,充满希望的一天开始了,早就说过趋势单格局一点死拿,短线单插针接多就行了,这个行情就那么玩,不能空仓也不能满仓,多一点耐心等资金流入到山寨,今年也就那么一次,等了快两年了也不差这两个月,坚持住,耐心等待,这波我有必胜的决心! 我觉得去研究怎么赚钱一定是让人成长最快的方式。 这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觉得成长就该多学习, 但搞钱这事,就是逼你动脑、动手、动心,全方位暴露你这个人。 比如说你学投资,别是为了财务自由的幻觉。 真下场后你才知道,光看K线没用,你得学仓位管理,学止损,学怎么不被情绪带跑, 哪怕你不聪明,只要你想保住本金,就会倒逼自己搞清楚规则,弄懂游戏逻辑,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你去卖个东西,做个副业,十有八九开始都失败了。 但你会开始反思: -为啥没人下单? -是不是我不会起标题? -是不是我不会讲价值? 然后你会去看别人怎么拍短视频、怎么写文案、怎么定价…… 这不是学习,这叫被市场逼着长本事。 没人为了兴趣自学转化率提升,但一旦你卖货卡死了,你就会研究得比那些大学老师还狠。 更重要的是,研究赚钱,会帮你看清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你会明白赚钱的不是最懂的人,是能把东西讲明白、卖出去的人。 明白赚钱真正决定上限的,不是得什么高学历,而是执行力、判断力、商业嗅觉, 你会看到这个社会真正在运作的力量,而不是被伪命题拖着学一堆没用的知识。 当然,大家如果是喜欢兴趣学习也是很好的,去读书、看剧、写字都能够让你的精神更丰盈。 但如果是想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更值钱,就别光学习,去研究搞钱的路径。 它就是最诚实的成长路径,会让你变现实、变通透、变扎实, 哪怕还没赚到钱,你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只会学习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