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前
(转)《后发的文革恶果》现在的官员为什么一茬比一茬素质低,一茬比一茬没有廉耻,一茬比一茬坏?         我沉思片刻,忽然想起20多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题目忘了,其中有一个观点,大意是:“文革”的恶果,要到“文革”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中坚,逐渐走上领导岗位才能全面显现。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惊,暗暗叹曰:好犀利的眼光啊!         我就把当年看到的这句“毒预言”讲给老友。老友听罢直呼:深刻!深刻!我说,自那以后,我就以类似于宿命论的心态观察中国社会的变化。果不其然,中国社会自下而上,各行各业,随着“文革”一代渐次成为社会中坚,尤其是当年的“革命小将”——“红卫兵”们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社会的大滑坡就正式开始了:          官员一茬比一茬素质低,领导一级比一级没文化,越往上走越寡廉鲜耻,连知识分子这样的文化人也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儒雅之气少了,斯文谦和没了,痞子流氓气却上身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越往前走,我越是被这句极富远见卓识的话所震撼。         老友说:是啊,“文革”表面的消停并不意味着我们民族苦难的结束,“文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对我们民族最大的伤害,并不仅仅是红卫兵“打砸抢”造成的那些物质层面的破坏,也不是经济建设方面遭受的那些统计学意义上的损失,甚至也不是国家在科技文化诸领域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了。而是整整一两代年轻人被毁掉了,国家的未来被毁掉了,同时把全体国人的是非观道德观完全扭曲了,做人的底线没有了。当年10几岁的孩子,20来岁的青年,在正需要人类文明的乳汁哺育的年龄,却被抛入癫狂与野蛮组成的洪流之中,他们不仅没有学到正常的关于文明的知识,反而看到学到的是人怎样背叛,怎样互害,怎样残忍地对待同类,而且在做这些事情时没有丝毫的不安和负罪感。          “文革”中泡大的这一两代人,是对人类文明完全陌生、完全隔膜、完全没有认识,甚至连粗浅的了解都没有的人,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完全失范,丧失了做人底线的人,是只要认为对自己有利,什么事都能做都敢做的人。         想想的确可怕,这样的人呼啦啦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流、骨干,成为社会中坚,并大批走上领导岗位,国家怎么会往好的方向走?全社会怎会有文明的气象?         我说:当年我看到这句话时,虽然震惊于它的深刻和远见,但并没有敢进一步往深处想:哪一天,“文革之子”登顶,攀爬到国家最高领导岗位的位置上,国家会是什么样子。         老友说:我也一样,让我放胆想,也想不到一个深受“文革”之苦的人会为“文革”翻案,一个被M迫害的家族会出一个崇拜M的人。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中国社会到了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做皇帝梦而且竟然成功了。         我说:现在总算看清楚了,“文革之子”坐到龙椅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时,才是我们民族更大悲剧的开始。这一悲剧既是“文革”悲剧的自然结果,也是它“升级版”的延续。在这一层意义上,将X看作是“文革”结出的一颗毒瘤,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老友说:没错,非常准确的定位。现在想想,官员一茬比一茬素质低,领导一波比一波没文化,老大一届比一届粗野,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整个社会全方位倒退的巨闸一旦开启,就如同高峡泄洪,势不可挡。         我们互相祈福,但求不要被这滔天浊流裹挟到地狱里去。
1周前
(转)【中共为何不怕经济崩溃?一场建立在14亿人之上的制度性压榨】 很多人以为,中共面对经济困境应该感到焦虑。但你会发现,哪怕GDP下滑、外资撤离、青年失业率高涨、房地产爆雷,它却依然表现出某种“镇定”,甚至更强硬、更收紧。 为什么?答案很残酷——它不怕经济崩溃,因为它的统治逻辑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经济繁荣之上,而是建立在系统性剥削和权力控制之上。 我们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 一、中国社会的真实结构 中国总人口:14亿 中共党员:9700万左右 其中真正拥有实权、能分配资源的:约1000万(含县处级以上干部、军官、国企中高层等) 其他8700万党员,大多是基层公务员、教师、医生、国企职员、村干部等,并没有实际权力,但作为制度“螺丝钉”被牢牢捆在体制之中。 这意味着—— 真正掌控中国的是:顶层1000万 + 被动协作的8700万 + 沉默麻木的13亿。 但中共最依赖的是其中那3亿左右的“经济主力”人口: •稳定就业、城市居住、有技能、能被征税 •是经济活动的核心支撑者、消费主力、税收来源 这3亿人,是整个极权机器的“供血管道”。 二、剥削模型:每人1万 × 3亿 = 3万亿 中共并不依靠创造,而是依靠精密的制度设计,从这3亿人身上**“精准收割”**。方式包括: (1)明税与隐税双重机制: •工资扣税:个税+社保+公积金,扣掉25%–40% •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转嫁到物价里,你买什么都在“交税” (2)房产与土地财政: •房价远超收入,不是“居住权”,而是“财政割韭机” •70年土地使用权买成终身负债,实际为国家“融资” (3)消费与垄断: •油价、电价、水费背后都是垄断国企,年年盈利万亿 •医疗、教育、交通也是“慢性收税系统” (4)金融市场掠夺: •股市就是收割散户工具 •理财/P2P暴雷后,储户成替罪羊 •存款利率长期被压低,财富逐年贬值 只要这3亿人每人每年被榨取1万元,中共就能稳定吸走3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2023年中国中央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万亿,光这“韭菜税”就能贡献15%以上。 这不是国家治理,这是系统性掠夺。 三、这些钱用到哪去了? 它不是用于改善民生,而是进入了中共最优先的“政权机器”系统: (1)维稳系统: •公安、国安、武警、监控系统、天网工程 •支付宝刷脸、人脸识别、实名制、大数据建模,全民纳入“可预测风险” (2)宣传系统: •央视、人民网、新华社、新浪微博、抖音推荐算法 •每年财政直接补贴官媒系统超过3000亿元,外加网络水军+审查支出 (3)军工系统: •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航母、核潜艇 •解放军体制独立,预算不透明,但规模全球第二 (4)统战系统: •对港澳台的渗透、买通华侨商会、海外社群、大学、媒体 •在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大量资金用于输出“党国利益” (5)外交撒币系统: •援助非洲、南太平洋、拉美,换取国际话语权与联合国投票权 •一带一路每年投入数千亿,但亏空极大 注意: 【维稳优先、民生靠边。】只要能维护统治结构,经济发展从来不是第一目标。 四、他们不怕民众反抗吗? 这才是中共最“聪明”的地方——它从不指望所有人服从,它只要: •让顶层1000万人获利→忠诚维稳 •让3亿主力人口被困在生活压力中→疲于奔命 •让其余10亿人沉默原子化→互不信任、无法组织 整个社会就变成一个看似稳定但极度失能的巨型监狱: •没有大规模反抗,因为信息被审查、组织被瓦解、法律被操控 •没有真正的公共舆论,因为媒体全部被党控制 •没有有效的阶级联结,因为贫民互斗、各扫门前雪 这是一种动态稳定的极权结构,不是靠“全民支持”,而是靠“碎片化服从”。 五、为什么傻逼二货敢“亲手毁掉经济”? 因为他知道: 只要政权机器、宣传系统、维稳资金源源不断,他就能稳住党国统治。 宁愿打压阿里、腾讯,也要防范权力失控 宁愿让失业率上升,也要扼杀言论自由 宁愿让经济倒退,也要保住体制安全 这不是误判,这是战略选择。 六、结语:这才是“中共不怕经济崩溃”的核心逻辑 中共的本质不是执政党,而是一个超大型、制度化的财富掠夺与舆论控制机器。 它不怕经济崩溃,因为它早已不靠经济赢得民心,它靠的是把人变成资源,把沉默变成力量,把对苦难的忍耐转化为统治的合法性。 这是一场建立在14亿人之上的静默剥削,代价是你的一生。 记住: 当一个国家对内不怕死人,对外不怕割地赔款的时候。 你和你的孩子们就不要抱任何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和幻想了。 如果你不理解中共的本质,总是从自己希望的民主国家角度考虑中共,这种误解会要了向往民主生活的人的命! 中共本质上是奴隶制国家,你要明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只有不到10个人说了算! 最可怕的是: 这个体制还在每时每刻的、在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大量逆淘汰选拔破坏民主选拔人才制度的国家肌体破坏者。 一切优秀的人才都会在这样的体制中胎死腹中。 没有任何的希望…
2周前
2周前
(转)图中故事主人公是牟其中和夏宗伟,二人并非传统狭义的“爱情关系”,更倾向于超越世俗的情义羁绊,以下是这段特殊故事的梳理: 人物关联起点 夏宗伟是牟其中前妻夏宗琼的妹妹 。因姐姐与牟其中的婚姻关联,夏宗伟进入南德集团,从普通员工逐渐成为牟其中助理,早期受姐姐、姐夫影响融入其生活与工作圈。 患难坚守的脉络 牟其中多次陷入牢狱困境,人生低谷时,原配子女定居海外、商界故交疏远,夏宗伟选择留下: - 漫长探视与支持:牟其中服刑期间,夏宗伟18 年间探监 182 次,寄出 491 封书信,整理申诉材料、守护南德集团空壳办公室,每月存 500 元到探视账户,以行动持续给予精神与物质支撑。 - 关系的复杂解读:外界猜测二人是“红颜知己”“背后女人”,但夏宗伟更强调“战友情” ,称因牟其中年老孤苦,出于道义与对其理念的认同选择坚守;她也曾有过婚姻,后因投入大量精力帮牟其中申诉等产生矛盾离婚,情感里有对牟其中精神崇拜、对承诺坚守,无明确世俗爱情界定。 情义的厚重落点 2016 年牟其中出狱,夏宗伟为其系衣领、拍裤脚灰尘,18 年探视记录成情义注脚。这份坚守跨越世俗关系,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对信念、道义的执着,无关男女爱情,却因纯粹、持久,成为商业跌宕故事里动人的人性篇章,展现了患难中情义的珍贵与复杂 。 简单说,他们不是传统爱情故事,是一场以坚守、道义为底色,超越世俗标签的“特殊情义长跑”,夏宗伟用 18 年,诠释了对牟其中从工作关联到精神共鸣的深刻羁绊。 没有找到他们是否结婚 ================== 老目评论:牟其中算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他如果出生在其他国家,他的人生一定会更有意思。出生在中国,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