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3年,裸辞来到大理。我现在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大学4年,我竟然从来没动过“自己搞钱”的念头。 为什么我在大学里,只知道上课、考试,却对商业一无所知?我觉得是被这三样东西“困”住了。 我觉得有3点原因: 1. 我们被“标准答案”给骗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的是打工人而不是老板,考试有大纲,做题有答案,学校在教我们去寻找标准答案。但不会教我们怎么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需求和解决方案,现实中,没人告诉你需求在哪,也没人给你发卷子,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不存在标准答案。 2. 我归结为自身,我们总有自己的信息茧房和路径依赖,习惯于走大多数人走通的路,比如大学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考研、考公、进大厂,我们是社会性动物,当周围没有人谈论“搞钱”或“商业模式”时,你很难凭空产生这种意识。我们太习惯走那条“人多”的路了,却忘了人多的地方,往往也最挤的地方。 3. 我归结为生存,在大学,我花着爸妈的钱,没有生存的危机感,也对钱没啥概念,在这个“温室”里,我感知不到生存的压力。 最后,如果有机会,我想对大学的自己说,别光盯着考研、考公、进大厂了。 去试试做一个小生意,去卖一样东西,去服务一个客户。尤其现在是AI时代,你快速实现自己的想法,试错成本真的很低。 早点打破那个“乖学生”的壳,你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活得更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