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05:18:04
从历史上看,在世界大战的格局下,经济差不是发动战争的阻碍,而是统治者发动战争的诱因,且战争一旦发动,就不会停止,至死方休。 我想大家都认同,中国人或许其他方面不行,但吃苦,或者说装死的能力非常强,太远的那些就不说了,从那场疫情就能看出来,墙内不少人都以为是疫情摧毁了中国经济,但其实从数据指标上说,恰恰是疫情的到来转移了中国经济下行的焦点,无形中为本该负责的共产党解了套。 现在随着经济的再次下行,以及人们对宏大叙事的免疫力的提高,下一次的解套恐怕就不能只是疫情这个级别,得更高,而一场战争,恐怕就是比较好,甚至是唯一的方式。近些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产能过剩",截至2024年,中国的乘用车整体产能布局接近5500万辆,而年生产量约为2300万辆,利用率仅为五成左右,造船业情况也大体相同,2023年全球新船订单量约4800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承接了约2600万CGT,占比超过54%。 然而在华丽的数字背后,这两个行业都严重依赖于财政补贴,实际盈利率很低,有些甚至是造的越多越亏钱,典型例子就是新能源电动车,可以说是空有产能数字,但无法转化为社会财富,这种形态客观上就是一个准战时经济的形态。作为后来者,如果战争爆发,中国完全可以参考学习德国、苏联和日本的经验,战争初期,对上层加强特供经济,给赵家人小圈子实施纳粹德国般的福利待遇,以确保其忠诚度,就像大家在疫情中看到的那样,到了中期,则搞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将所有人强塞进这台战车,以一种共生体的方式捆绑着向前走,一旦战局不利则进一步强化洗脑,来个14亿总玉碎。
2025-04-08 05:18:04
2025-04-08 03:56:28
2025-04-07 2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