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4:46:53
1983年严打运动滥捕滥杀元凶是邓小平 1983年2月8日,中顾委主任邓小平到无锡视察工作说:“打几个战役,一个战役打几仗,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还有的押送边疆改造。犯罪分子最怕杀头,还有怕吊销户口发配边疆”。 1983年7月16日,邓小平对公安部长刘复之开门见山地说: “为什么打击刑事犯罪搞不起来? 那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打击经济犯罪问题,讲到从重从快从严时,有同志冒了一句,说还要搞准。我说,没有准不准的问题,经济犯罪就是经济犯罪;打砸抢的、抢劫的、杀人的,有什么准不准的问题?是下不了手!” “从重、从快”、 “在三年内组织一次、两次、三次战役,一个大城市,一网打尽,一次就打他一大批”、 “这是不叫运动的运动”、 “把判处死刑的权限交到县区一级的法院,同级的党委领导可以直接决定判处死刑”、 “打击对象除了刑事犯罪,还有‘现行反革命’和林彪、‘四人帮’团伙残余分子”。 自此,从1983年到2006年12月31日共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里“县太爷”就有权杀人,不仅有权杀刑事犯,还有权杀“现行反革命”和“林彪、‘四人帮’团伙残余分子”——中国封建王朝时代死刑尚且必须经过中央政府批准——“秋决”。 却在号称法制时代的改革时期大开杀戒!既使被改革派们称为无法无天的“文革”时期,尚且没有把死刑复核权交给县级。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严打的大幕拉开,一时间警笛轰鸣,公判大会,挂牌游街、群众检举、群众扭送。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宣判会。犯罪分子纷纷落网。从社会治安看,短时间内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打击面有扩大化的现像。据说,有个小青年和人打赌,亲了一个陌生女青年一口,被当做流氓滋事给枪决了。 当年轰动一时的名人,有朱德的孙子,影星迟志强等人。他们的所谓的罪行今天看来,太毛毛雨了,无非是玩了几个女人而已。按照当时的情形,现在那些包二奶,小三的统统都得枪决。 令人遗憾的是,严打虽严,却反弹很快。这里有一组数字。 在1983年到1987年第一次“严打”期间,刑事犯罪确实得到了抑制,但是,在“严打”后的1988年,刑事桉件的立案数一下子由1987年的57万件上升到83万多件———三年的“严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长效目标。 最初“严打”时,打的是流氓犯罪集团,多是一帮年轻人无是生非,侮辱妇女,聚众斗殴;而数年后,恶性、有组织犯罪不断增加。 在预防犯罪,铲除犯罪的社会基础方面,“严打”的效果是不理想的。严打不仅没有打住犯罪率,却是越打越多,罪行越打越重。 严打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我们无从得知(注:中国法律年鉴有统计数字)。但严打中产生的刑讯逼供,草菅人命等恶习明显与法制思想背道而驰! 直到2007年,死刑复核权才重新收回到最高法。 改革开放三十年居然有长达二十四年,生杀予夺的权把子就握在“县太爷”的手里。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由于严打的负面影响太大,之后的97年,01年严打,明显有所改善。但是像佘祥林,赵振海之类的案子依然层出不穷。 ---炎黄综合
2025-04-12 02: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