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OC
0 关注者
1周前
有没有一种可能 美国价值5万亿的国运 真的被山姆奥特曼和黄仁勋 给骗了? 倘若如此 今年四月 那都不叫做底 不过好在,GOOG还是可以 继续投资的
AI Will
1个月前
今年,大型科技公司 (BigTech) 将在 AI 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 345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短短两年内就增长了 2.5 倍。 与全球电信行业每年 1.5 万亿美元的支出相比,这个数字并不算疯狂。
中国政经事实ChinaFacts
英伟达给openai投1000亿美元,看到这个新闻就知道又会有铺天盖地的“庞氏骗局”的评论了。 英伟达拿一年的净利润投下游最优秀的ai公司,可能还拿到不小比例的股权,这种好事上哪找?宁德有机会在19-20年以一年净利润拿下特斯拉相当比例的股权+很大程度独家供应吗? ai错就错在发展太快,认知差太大。
德潤傳媒
川普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刚刚签下美英历史性的“科技繁荣协议” 一纸合约背后,是一轮新的私营部门超级投资计划,美英科技联手,正式深度绑定 🇺🇸🇬🇧 川普在签字台前开玩笑:“我签了吗?确定吗Scott?如果这协议不行,你可负责。” 握手,签字,两国科技博弈的下半场,现在开始。
CyberCat
2个月前
早年的血泪教训教会我投资是一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游戏,特别之于科技成长股: 1. 如果我们只看当下公司的财报和估值,大概率看不懂科技公司的非线性成长。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CFA会错过一票好公司。 2. 但如果我们只看产品/技术和未来愿景而完全忽视一切财务和估值信息,那么大概率低估科技规模化变现的难度和时间维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有可能为标的支付过高的价格,面临狭窄的安全边际和陷入漫长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