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理
0 关注者
死月 XadillaX 🌙🌙🌙🌙🌙
7小时前
在大 AI 的时代,要学的事物这么多。我个人的建议是,了解关键字,略知一二,对于你关注的事深入即可。因为其它略知一二的事,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不存在了,你省了白学一趟的成本。关注那些不会变的、以及你手头的、以及宏观 insight 即可。 同样的方式适用于各种领域,只是 AI 更甚。
indigo
14小时前
自媒体的内容有两种形式:收割不知道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群的“注意力”;或者为爱惜自己“注意力”的人群提供值得“注意”的内容!感觉我比较适合做后者,用内容形成共同认知的纽带,这样可以建立牢固的社群,也能抵御 AI 内容的泛滥🤔
Y11
1天前
在内容创作领域,我们常说抖音是现象级的内容平台,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无人能及,但要说它是“最好”的内容平台,或许还有讨论的空间,因为“好内容”的标准远比流量数据更复杂深邃。 前阵子,影视飓风的Tim曾提出一个关于好内容的分析框架,我觉得非常贴切——HKRR,后来也看到不少创作者,包括卡兹克,都在实践中借鉴这一理论。 这个框架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优质内容的底色。 首先是H,
Chao
2天前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像是为即将到来的AI时代写下的注脚。某种意义上,这是学术界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巨变做理论准备——当旧世界的规则被彻底改写,我们至少需要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获奖者是三个人:Joel Mokyr,从历史中找到了技术进步如何实现持续增长的规律。 Philippe Aghion和Peter Howitt,把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变成了严谨的数学模型。 三人的获奖理由是
Zexuan Luo
AI时代下越来越少人会直接从文档上了解新知识。甚至对于结构化学习的需求,也可以通过DeepResearch满足。写有用的文章,只剩下两个方向:1. 具有启发性,能让读者known unknown 2. 提供特化的、前沿的信息,尚未被搜索引擎/AI广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