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guang Wu / 吴国光2025-04-15 08:04:20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确定赵紫阳位置的两项政治行动都未有得到足够研究。一项是 他的政治改革,这一改革甚至在二十年之后仍然还是有关中国政治转型的官方政策的顶峰。另一项是他在 1989 年的政治决定,主张用民主与法治来平息社会震荡,拒绝用军事镇压来对付学生。这一决定使他付出了近十六年失去人身自由的代价。第三波以来全球民主转 型的经历表明,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对于这样的转型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像赵紫阳那样的体制
朱韵和2025-04-07 04:10:561995年12月16日,我在赵紫阳家中采访他时,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海外出版的一些书中,说胡耀邦下台您起了重要作用,落井下石。您能否就这种看法作些说明? 赵答:这种看法我也听到了。您大概是指阮铭的书和吴江的书。 这种看法集中起来有四件事:一是说他下台前我告过他的状;二是说小平要 退下来征求意见,胡耀邦举双手赞成,我说离不开小平;三是说胡下台前我批评他反自由化不力;四是说1983年我和陈
朱韵和2025-04-07 04:10:33姚监复在第二次见赵紫阳时,问赵紫阳对在任的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有什么评论? 赵紫阳回答说,他们俩是好人,但是不可能大有作为。姚监复问为什么?赵紫阳说,这是我们培养的人嘛。意思就是他们上学,当大学生,当研究生都是在共产党50年代政治教育下成长的。 姚监复说,我懂了,就跟我们上大学的 时候一样。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那时候50年代就学联共党史,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他就从毛主席、从联共来说,千万
朱韵和2025-04-05 04:27:06据有些知道内部情况的同志说,调动二三十万军队进京不是对付学生的,而是对付军队内不同意见的人,对付军内支持赵紫阳的人。 听说38军军长徐勤先不听从调动,不愿到北京镇压学生被软禁起来了。军事记者说,戒严司令部的张工向他传达口头命令,让他带兵进城。徐说:口头命令无效,要有书面文字。张工 说不可能有书面的了。徐说,没有书面的我不进城。 后来了解到,李鹏说大局已定,是因为5月21日老人们在邓小平家开了会
朱韵和2025-04-04 03:59:31赵紫阳又对胡耀邦下台,,,进行解释。他说,重要人事问题不是我这一层所能定的,耀邦时也是如此。有时连参与意见的机会也没有。“六人小组” 也没有决定权。他们只能到几个老人那里听取意见。小平、陈云两人达成一致意见以后就能定下来。邓小平认为这个人不错,就调上来,认为不行,就让下去 。毛主席当年也是这样。“赵孟能使贵之,亦能贱之。”这是东方政治,也是中国政治的特点。这是无法改变的。 我当总书记,组织部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