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板明夫: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7月底結束訪外行程返回北京後,被帶走訊問,原因尚未明朗。中國國內的網路幾天前就有人爆料劉建超出事了。有人說是洩密,有人說是貪污,但我認為,應該和中共高層的路線鬥爭有關係。 劉建超是下一任外交部長的熱門人選。如果他被拿下,因為沒有接班人,71歲的王毅很有可能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繼續擔任外交部長。這或許正是共產黨內某些人的目的。 在我過去擔任產經新聞北京特派員時,有段期間,劉建超是外交部發言人。曾有過多次接觸、也一起吃過飯。他給人的印象是穩健、隨和。在外國記者圈內,把外交部發言人分為「溫和派」和「強硬派」,回答問題時的措辭,以及對外國記者的態度明顯不一樣。 在我的印象中,劉建超、秦剛、姜瑜等人屬於溫和派;陸慷、馬朝旭、洪磊等人屬於強硬派。當然,後來的耿爽、趙立堅、毛寧等人都是強硬派。只有華春瑩,前幾年是溫和派,後來變成了強硬派。 劉建超長年在沒有油水的「清水衙門」工作,就算是貪污,金額也不可能太大。說他洩密,也不太可能,因為他已經是正部級官員了,政治前途又被看好,應該沒有什麼動機。最大的可能,是被政敵幹掉。 中國政府內最重要的兩個部,就是國防部和外交部。官員一再出事,說明權力中樞出現了動盪。 習近平的外交政策,究竟要「對美協調」還是「對美強硬」,一直搖擺不定。劉建超應該是成為了兩條路線鬥爭下的犧牲品。劉被拿下,說明對美強硬派佔了上風。中美對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