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见了一对跨国夫妇朋友,双方都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同学,聊了不少有意思的文化差异和刻板印象。 聊到婚礼,女生(中国)说在她老家随便一摆就几百个人,男生(韩国)在济州岛所有人都来了也就几十号人。男生震撼于中国婚礼的规模人数和产业化成熟程度。在韩国他根本找不到一个跟妆的化妆师,韩国都是去化妆工作室画妆后离开。 聊到语言,因为双方都不会彼此的母语,大家真的只用英文交流。但是很奇妙的是,如果我和女孩用中文蛐蛐男孩,他一定都能明白。我问他们准备学对方的语言么?他俩都说太难了,英文就够了。 聊到领证,因为跨国婚姻系统的不透明,女生和我说其实可以只在其中一国领证(就可以做到locally single)。韩国婚姻认证有罚款这一说,也就是如果你在国外领证超过3个月才去韩国领,需要付罚金。 聊到大男子主义,原谅我对韩国男生的刻板印象,我以为他们不可能做家务。结果家里的多数家务都是男生承包了。这也让他获得了丈母娘的认可。因为筹备韩国婚礼的事情复杂,当时在香港工作的男生独自飞了4个来回处理。好会干活一男的,真棒👍 聊到颜值身材管理,因为男生念书期间还算是帅哥一枚,符合我对韩国男生精致爱打扮的印象,但是现在的状态挺放飞,黑了也胖了。他说一部分是婚姻,一部分或许也是新加坡自由的审美环境,让他过的更幸福了。 读书的时候没想到大家真的能修成正果,现在看着磕磕绊绊甜甜蜜蜜地走进婚姻,互相蛐蛐,突然有点感动。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幸福快乐,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双人还是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