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贤童鞋
0 关注者
Michelle Li · 米总在路上
1天前
大家好像都在讨论去大厂还是去小作坊。 我的成长路径刚好也是: 世界500强-中小企业中国的头儿-到独立创业 大企业能够给我们的首先是视野,全球视野下的行业理解,在一个庞然大物中看到层级差异,文化差异,包括利益和派系斗争,看到责任的细致分工,自己是一个小螺丝钉但是看得到肚里乾坤,因为我们身在其中。 之后是中小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要处理和总部关系,面对崭新和未知的市场,管理预算,管理团队,开拓市场。
tangjinzhou
2天前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当年我浙大毕业后去了一家靠谱的创业公司,老板特别看重我我,生怕我干几个月就跑了 还经常吐槽大厂员工,还画饼要带我去敲钟 直到有一天老板和我说:jinzhou,告诉你个好消息,过几天有个阿里员工加入,以后你可以跟着他,好好学习,对你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我的建议是: 能创业就直接创业 能去大厂去大厂 别想着去创业公司去学习更多然后创业 投资人也更喜欢大厂员工 另外
geniusvczh
感觉不是特别像大厂的人。大厂软件的用户早已覆盖全人类了,每天面对的是珠穆朗玛峰一样高的屎山和太平洋一样大的细节,怎么会只写核心demo不干正事呢?反而一百年只写一个feature才有大厂味。基建的问题也是,那不都是自己弄的,怎么还要等别人🤪
LAH
4天前
关于大厂人,我说两个事: 第一个,某次面试一个某大厂来的资源架构师,滔滔不绝讲了五十分钟技术架构,分布式、流式、异步对账.... 我肃然起敬,说能招到您这样的大牛人是我们的幸运。。。这里有个制式的笔试题,只是走个流程留档,您赏脸随便写几笔吧。
小隐新十年(Feng Wang)
更新/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公司,务必要把公司组织头绪理清楚,可以不要按研发部、市场部、运营部和销售部这样划分,更不要搞什么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要分成真正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按“一个人可来负责一个专业组”的编织划分。我的意思是,如果做不成一人公司那么酷,就先把公司关键组织按一人部门去划分,CEO直接扁平化管理、每一个人都是合伙人,三五个人可以做一个有机会的创业企业,要是十几个人就算是大编制的创业团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