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时前

【市场规模有望破千亿 寺庙商业化底线在哪儿】经过多年发展,寺庙所拉动的经济不仅仅是门票和香火本身收入,还涉及了文旅、餐饮、文创与周边、影视与演出等,一些相关周边的销售则涉及线上线下各类销售渠道,甚至还有直播带货等。有公开数据显示,寺庙经济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高盈利板块,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2026年有望突破千亿,那么这些知名寺庙具体收入情况如何?是什么吸引了大量游客?峨眉山A(000888.SZ)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1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5亿元。灵隐寺2023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3.6亿元(去除其他一日游产品),2024年游客量约1100万人次,推测门票收入约3.3亿元。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九华旅游,603199.SH)财报显示,九华旅游2024年营业收入约7.64亿元。寺庙经济的核心收入是门票和香火,根据上述门票构成来看,收入还包含了不少旅游线路、相关交通、文化演出等。素斋等相关餐饮也是一大收入。此外,文创产品也是寺庙经济的一大收入,且已形成线上和线下多元化销售。公开资料显示,雍和宫的香灰手串售价为普通饰品三倍以上,单月销量突破十万条。“少林欢喜地”上线淘宝店,2020年的年销售额达2300万元。记者梳理灵隐寺、雍和宫、少林寺、九华山、五台山等公开数据和采访了解到,以总收入来看,行业门票收入占比30%多、香火占比20%多、文创产品占比18%、餐饮住宿占比9%、文化活动占比6%、数字服务占比5%,剩余收入来自新兴业务或其他。随着少林寺等知名寺庙的经济拉动越来越大,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比如寺庙是否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甚至有时会有毫无关联的商家来蹭品牌和热度,这是不是会影响消费者口碑?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分析,“寺庙经济受欢迎,主要还是情绪价值和文化体验。比如现在年轻人压力不小或者有时会有焦虑情绪,那么寺庙所带来的情绪疗愈都是为人们提供了舒缓情绪的出口。”“我们要客观来看寺庙经济,正常的门票、香火或者周边文创是没有问题的,寺庙也需要运作和生存 ,尤其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是需要的。文旅的联动也可以在当地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也有利。但凡事要有规则和底线,不能贪婪和过分商业化。这需要整个行业包括文旅业界和相关部门来共同努力,对整体市场更规范化,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惩,共同维护市场并健康发展。”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19201040_120094090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PDwT7FQwf#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