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0 00:25:33
如何收拾殘局和中共有關「六四」問題的決策內幕一直是中共的最高政治秘密,民間對事件真相追求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黨內文件不斷以各種渠道公布出來。 「六四」30週年之際,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出版《最後的秘密——中共十三屆四中「六四」結論文檔》,公布關於「六四」事件的又一批黨內機密文件,展現 「六四」鎮壓後,中共「統一思想」的過程,揭露高層權力運作的機制。 「六四」軍隊開槍20天後,於6月23-24日召開的此次中央全會的主要議題是支持鄧小平的開槍決定,用中央全會的形式,撤銷趙紫陽的總書記職務, 強化 「4.26 社論」對「八九學運」的定性,並集體「學習」鄧小平關於「六四」事件的數個講話和時任總理李鵬關於撤消趙紫陽職務的報告。 數天前舉行的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元老講話和高官發言以機密文件的形式發給參會官員,在會議結束時全面回收以確保對外保密。 引人注目的是,在黨內資歷高於鄧小平的元老陳雲未出席會議,以書面的形式提交兩句話:「一、趙紫陽同志辜負了黨對他的期望。二、我同意中央對趙紫陽同志的處理」。陳雲並未明確表示支持鄧小平使用軍隊鎮壓的決定。 87歲的退休元帥徐向前說,學運的根本目的是「妄圖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一個反共反社會主義的、完全附庸於西方大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 對於如何處理「敵人」,81歲的前軍人和國家副主席王震言辭最為激烈,如果「鎮壓反革命暴亂就此完結,我很不贊成」。似乎沒說過癮,王震又提交了一份書面講話(王震是唯一有兩份發言稿的人),細數具體措施:「該殺的殺,該判刑的判刑,勞改、勞教一大批……戴了帽子的,勞改勞教的,一律吊銷城鎮戶口,送到偏遠地區,強制勞動。」 王震強調,「這次我們的方針是,一個不放過,一個不擴大。否則,不足以顯示人民民主專政的威力。」 王震將趙紫陽重用或支持的改革派稱為「像(注:原文)林彪那樣的大小艦隊」。他說這些人「控制一大批輿論工具,到處搞政治性沙龍、演講和集會,甚至鑽進黨和國家的核心部門,佔居重要崗位」。 王震用語強硬,接連兩個四字詞語和一連串並列短語描述他認為的嚴峻形勢:「(他們)上下勾連,內外串通,長期以來進行思想的、輿論的、組織的凖備和精心策劃……發動利用社會上的流氓政治團伙和地主官僚、封建軍閥反動階級殘餘及社會渣滓,企圖以動亂直至暴亂,達到推翻中國共產黨(的目的)。」 針對「國外敵人」,宋平說:「美國多方插手,『美國之音』每天造謠、煽動,唯恐中國不亂。」王震逐個列出了他所認為的海外勢力如何影響學運:金錢收買、思想文化滲透、派遣特務、盜竊情報、製造謠言、挑起動亂、扶植內部敵對勢力等,「除了直接出兵,什麼都用上了」。 被鄧小平臨時授命,取代趙紫陽的江澤民, 以總書記的身份發言,借著對其上任起關鍵作用的《世界經濟導報》事件,指責趙紫陽「採取資產階級政客的態度」。 江澤民含糊了鄧小平和保守派之間的分歧,向鄧效忠,為自己在黨內權力之路獲得平衡。 他的講話文件中表示,「鄧小平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健在,一般的工作,我們絶不打擾他們, 但是遇到重大問題,我們還是可以隨時向小平同志請教,聽取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的意見」。 實質上已被軟禁的趙紫陽參加了政治局擴大會議,但沒有被安排發言。兩天的會議時間,主要請所有參加會議的黨內元老和中共最高官員逐一發言,表態批判。 鄧小平只在第二天出席。 據趙紫陽在其《改革歷程》一書中記錄,他堅持在最後進行自辯發言,發言時,與會者「面部緊張,急躁不安」。 正式表決時,據趙回憶,鄧小平說,「到會的人,不管是不是政治局成員,都有權參加表決」。 黨內元老李先念接著說,「這是李鵬給大家的權利(因為李鵬是會議主持人)」。 在趙紫陽看來,這些十分「滑稽」的程序卻意在「以勢壓人」。除趙之外,全體舉手贊成。這場看似合法,但實際無視《黨章》的會議,試圖使中共鎮壓八九學運合法化。 《最後的秘密》涵蓋的機密文件還包括因反對鎮壓而遭到撤職的政治局常委胡啟立,以及主管宣傳的芮杏文和統戰部部長閻明復。他們承認,在危機時執行了趙紫陽的指示。這暴露出黨內80年代對新聞與文藝自由的不同路線。但不少「六四」研究者認為,他們的認錯是迫不得已。 閻明復在講話中說,自己在「八九」學運期間經歷了從「比較清醒」到「嚴重模糊、矛盾重重」的過程。但5月19日戒嚴大會後,聽了彭真、楊尚昆、李鵬、喬石的談話,「特別是聽了傳達小平同志重要講話,才又重新有了比較清醒認識」。 「八九」學運期間,5月20日北京戒嚴前,中國的新聞工作者爭取到了極為短暫的新聞自由。在刊發黨內宣傳講話的間隙,得以客觀、公正地報道學運。 胡啟立的講話為此提供了事實依據。他說,「十二日,我按照紫陽同志的批示,向首都各大新聞單位主編傳達了他的講話」。他被迫承認,這次傳達是「向新聞界燒了一把火」,令「錯誤的輿論導向」出現。 芮杏文也表示,他向首都新聞單位負責人傳達了趙紫陽的批示,因而「給新聞單位負責人鬆了綁,使新聞宣傳決了口,輿論失控越來越嚴重,直至完全失控」。 文藝思想上,芮杏文提到趙紫陽與鄧小平的不同政策。他說,鄧小平的出發點是,「黨對文藝工作要按照文藝創作規律來管,不要亂管,不要亂干涉」。而趙紫陽則認為「少管、不管」。 ---六四「最後的秘密」 香港出版中共機密文件再揭權力內幕 魏安 斯影 Role,BBC中文
2025-05-30 00:25:33
2025-05-29 12: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