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收官。春运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其中公路自驾出行量71.7亿人次,占79.4%。这一数字背后,不仅反映出中国人口流动的庞大规模,更是见证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晴雨表。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期间,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出行需求持续旺盛,累计发送旅客约20.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5%,客运量再创新高。其中,1月25日,厦门至金门、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单日出入境客流量双双创下复航以来最高峰纪录,其中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单日出入境客流量更是突破6000人次大关。
记者25日从中国三峡集团获悉,2025年春运期间,三峡枢纽货运量、客运量双双实现同比增长。
春运流量屡创新高,却有不少人感慨:春运的感觉,变淡了。事实上,数据的实感和淡了的体感,背后诠释的是“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的迭代升级。春运“出行难”的标签,正在渐渐淡去。
为期40天的春运2月22日正式落下帷幕。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春运4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新体验、新纪录、新趋势……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公路、铁路、民航出行数据创下历史新高,“流动的中国”彰显蓬勃的生机活力与社会温情。
“自驾行”仍是春运绝对主力。春运40天,自驾出行量达到71.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9.4%。全国铁路公安机关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警力部署,为旅客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4万余起。
根据春运客流特点,救捞系统在辽鲁、长江口、舟山、厦门海域,以及烟大航线、台湾海峡“小三通”客渡航线、琼州海峡航线等风险海域和客运航线开展春运海上专项应急保障演练,进一步提升了救捞系统春运保障能力。
为期40天的2025年中国春运于2月22日结束。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公布称,今年春运期间累计验放旅客超339万人次、车辆67万辆次,较2024年春运分别增长约17.2%和25.1%,创下大桥开通以来春运客流车流新纪录。
其中,重庆、武汉、南京、宜昌等沿江城市水上旅游持续升温,城市滨江游轮累计客运量达10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8%,车客渡船累计客运量达6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26.56%。
春运期间,北京口岸共有入出境外国人近43.2万人次,其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政策入境外国人达10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
新华社权威快报|90.2亿人次!2025年春运创历史新纪录
民航春运从过去的“火几天”升级为“火全月”,除了除夕当天外,春运期间民航单日旅客运输量均稳定维持在200万人次以上,日运输旅客量变化趋势较往年更加平稳。
两岸“小三通”作为两岸交往的重要“黄金水道”,春运期间航线班次增开加密,出入境客流持续走高。据厦门边检总站统计,2025年春运,福建边检机关累计查验两岸“小三通”客轮1360余艘次、旅客约20.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约63%、45%。
2025年2月22日(春运第40天,农历正月二十五,星期六),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8530.3万人次,环比下降1.9%,比2024年同期(星期二)增长15.4%。
春运期间,磨憨铁路口岸共计验放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外国人6000余人次,同比去年春运期间分别增长了超过30%和36%。
截至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圆满收官。长三角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近9900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多发送旅客近700万人次,增长近8%,创春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