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辣妹🇹🇼
5天前
🇺🇸武汉辣妹🇹🇼
5天前
猫神
6天前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周前
绮琴
1周前
六四期间 38军军长徐勤先反对开枪,被判刑5年。 司机刘建国出逃美国, 2018年在大纪元公开用真名退党,他揭露: 军长抗命,引发军领导层不满,担心累及全军。 因此在天安门执行镇压期间, 38军也表现得更狠、更英勇。 清场由112师的棒子队开路, 指挥官在脖子上别了个白毛巾 后面是手提冲锋枪的战士。
谷风
1周前
voa-美国之音
1周前
蔡慎坤
1周前
真是太突然了。1990在2月去海南,借住在《海南日报》,那时程凯因为“六四”事件被撤职,每天在副刊部上班,我校友是程凯担任总编辑时入职的记者,自然很敬重程凯。六四屠杀后,程凯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原因是《海南日报》在他的主持下犯了舆论导向错误。一是将《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从头版头条撤下移到第四版;二是五二零北京戒严后,《海南日报》不但刊登五一九凌晨赵紫阳前往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的讲话和照片,还在“紫阳,您好!”的大标题下,刊登赵紫阳早前视察海南时的照片。 海南省委当时比较开明,并没有进一步整肃他的意思,撤职、开除党籍和审查结束后,打算连降三级,安排他整理文史资料。在等待处理期间允许他回深圳家中看病和休息。不久接到海南通知,说省委要派人把他押回海南重新审查处置,起因在于江泽民追究《海南日报》刊登赵紫阳照片的事件,指示海南省委严肃处理。迫于无奈,程凯选择了流亡海外,从中共体制内官员变成了政治流亡者。 程凯读中学时与赵紫阳大儿子赵大军是同学,都住在广州市东山广东省委大院附近。平时住校,放假了有时会到赵家去玩。而海南建省筹备负责人许士杰和梁湘都是赵紫阳老部下,也很赏识在广州工作又出任《人民日報》深圳记者站的首席记者程凯,这些人的命运都因为赵紫阳发生改变。愿程凯先生安息!
高瑜
2周前
#蹭網發推之八十二、 讀鄒幸彤“六四煽動集會案“自辯詞 “八九年的時候,我只有四歲,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我要這麼執著這件事,是香港人,是30 多年每一個在維園點起燭光,普普通通而善良的香港人,教會我,什麼叫擇善固執,而我所做的,只是傳承、發出這些普通人的聲音,去做一個普通香港人在這個時間想做的所有事,去不給當權者壟斷所有真相和意見。” 1月25日,讀完香港大律師、前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副主席鄒幸彤對“六四煽惑集会案”的自辯詞,我抑制不住雙眼湧出的熱淚。 如果今天的香港法庭還允許鄒幸彤完整地讀完她5600字的自辯詞,那香港法庭還算保留些許不被稱為“中共法庭”的痕跡。 2015年11月24日在北京高院對我進行二審的法庭上,北京高檢的檢察官違背庭前與我進行中國式“訴辯交易“的原則,用北京市公安局用非法手段取得的不實證詞,反駁莫少平律師對我做的無罪辯護。當我舉手要求駁斥高檢檢查官時,高院審判長不僅不讓我發言,還無理取消了我最後的法庭陳述。 89民運,北京學生獲得的香港市民和民間組織的支持是撼天動地的。自1990年始,每逢六四,香港市民數万,十數万湧入維園,用燭光悼念六四屠殺死難者,連續30餘年都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六四紀念活動。直到2020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區國安法》,紀念六四為觸犯法律,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和所有紀念活動被禁止。2021年組織紀念活動的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被迫解散,香港泛民主派領導人,包括鄒幸彤全部入獄。 六四之後,北京以至全國,沒有,也不可能有公開的、大型的紀念,但是維園燭光永遠是中國人爭取民主自由精神的象徵。在如同繁星般的燭光中,有一支鄒幸彤用身心永遠呵護的燭光。 今年1月24日是鄒幸彤40歲生日,也是她在黑獄中度過的第四個生日。她透過鐵窗,用歌聲明志:“投降容易老,認命沒有種”。這是歌曲《至少做一件離譜的事》的兩句歌詞。她的男友大陸作家野渡在《明報》發表為她40歲撰寫的散文《偶遇》。 “朋友對我說:你倆於茫茫人海中遇見,是何等的幸運;你倆偏偏遇見不可描述的的時代,是何等的不幸。 我說:不幸遇見這樣不可描述的時代,偏偏能遇見她,是何等的幸運。” 鄒幸彤、野渡我都認識。在乙巳蛇年來臨之際,我惟有祝福,祝福他們堅韌、樂觀!在不可描述的時代,怀揣燭光,描述未來。
光傳媒官推/Shining Light Media LLC/官網 www.ipkmedia.com
2周前
【嘉文】 专访徐友渔:从哲学家到北京囚徒:我对这种人生很满意 著名中国哲学家徐友渔1980年代以来在学术界备受尊重,他后来从学术象牙塔走上街头,参与六四,零八宪章,出书记录中国警察国家状况等活动,活跃于中国公知领域。 2014年, 他因为参加一场在私宅中举行的六四25周年纪念会,被北京当局以涉嫌“寻衅滋事”的罪名监禁一个月。作为学者,徐友渔获得中国最高哲学荣誉金岳霖学术奖;作为公知,他得到瑞典奥洛夫•帕尔梅纪念基金会人权奖。他自己认为参与民主和社会运动所获得的奖章更加可贵,因为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政治制度。 在《纵深视角》的采访中,徐友渔首度完整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的关怀如何影响他理论和实践的追求,以及他对于中国警察国家的亲身经历与执着。
LT 視界
2周前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2周前
Zheng Xuguang 郑旭光
2周前
Episode 3: The end of the hunger strike on May 19 is puzzling. The Blood Blinds People. (Zheng Xuguang's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June 4, 1989" series)五月十九日停止绝食令人费解 鲜血让人蒙起了眼睛 第三集
Gancheng Wang
2周前
Gancheng Wang
2周前
Tara Freesoul
2周前
德国科隆街头的坦克人 A graffiti in Cologne, Germany commemorates the heroic Tankman during CCP’s military crackdown against protesters on June 4, 1989 in Beijing. He’s a symbol of individual resistance to totalitarian power. The world shall never forget his extraordinary bravery
朱韵和
3周前
朱韵和
3周前
陶杰:英国人暗辱邓小平 新年头一天,英国人就奸计使坏,在伦敦故意“解密档案”,其中有一条,是英国一九八九年“六四”收到消息:邓小平说,要杀二百人,换取中国二十年稳定。 为什么说英国人又搞鬼呢?因为“六四”期间所谓“杀若干人,换取二十年稳定”之说,一早不是秘密,是邓小平在家召见领导人和战 友等人时说的,不过“若干”这个数字,外传二十多年来,都是“二十万”,而不是英方所称听来的“二百”。 凡中国人都敬仰邓小平,因为邓公是一个伟人。凡伟人开口,必定大气魄。邓小平说“杀二十万人,换取二十年稳定”,符合邓小平四川人大气领袖的性格。一九五四年毛泽东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核战,也说“中国有六万万人,即使死掉一半,还有三万万,仍然可以建设共产主义。”这句话邓小平不可能不知道。所谓杀二百中国人,数字太小家子气了,邓小平怎会讲得出口?尤其跟毛泽东一比。所以由此断定,英方档案透露的这个数字,绝不能反映一个伟人的壮志,一定是假的。 二百人数字太低,不必劳烦邓小平派解放军开枪杀。因为“六四”期间有戒严令,只要解放军开着军车向长安街一冲,不放一枪一弹,中国人自我践踏,十分钟踩死的都不止二百。英国一九八八年的希尔布罗足球场大门闸倒塌,观众四处逃窜,践踏死的,都有九十六,踩伤近八百,何况“六四”解放军还开枪扫射。 所谓“杀二百人换取二十年稳定”,你问问熟悉邓小平性格的李光耀,李国父必定大笑。一个千亿富豪,如新鸿基郭氏兄弟,捐款出手至少三五亿,才算是慈善,若捐二百元给一家老人院,你叫怎样出得了手,更不可能说得出口。 才杀二百人?是邓小平告诉英国驻华大使的?还是他家子女打电话告诉当时港督卫奕信,叫他转达的?如果都不是,英国人从哪里听来还是编造的?如果是编出来的,动机只有一个,表面上,收了中国六七百亿英镑的投资,将“六四”杀人数字,大幅减低,大量漂白;但实际上,是矮化邓小平,令邓公小眉小眼的,打击伟人的形象和声望,所以我说:英国人很鬼,见此不洞悉其奸而不愤慨者,还算是个中国人吗?
朱韵和
3周前
一剑飘尘 common sense 007
4周前
蔡慎坤
1个月前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不愧是田中角荣的弟子,眼看不待见他的川普重返白宫,石破茂频频向习近平伸出橄榄枝,主动亲近中共。当然日本历史上的政客,除了安倍晋三,都主张和中共友善相处,六四受西方制裁时,日本是最先对中国解除制裁的发达国家,如今面对西方对中囯的围堵,石破茂尝试着再次拥抱中共,收效如何还得观察。 日本自民党森山裕干事长和公明党西田实仁干事长于1月9日与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行会谈。日中执政党将于13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日中执政党交流磋商会,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执政党高层将参加,石破茂表示:“希望日中之间在各个层面加强交流。”石破茂正在给习近平写一封亲笔信。
中国人权-Human Rights in China
1个月前
知名作家、"六四"亲历者一平(李建华)于2024年12月30日在美国去世。他曾是北京高校讲师,因"六四"失去教职。在纽约中国人权工作期间,他为天安门母亲群体做出重要贡献,编辑发表了大量悼文、公告及访谈实录。丁子霖称赞他是"西单民主墙时的战士",为人低调敦厚。2020年退休后,仍持续关注天安门母亲。"中国人权"正与独立中文笔会筹备出版其文集。老茶以《是冰山,也是星光》一文深情追忆这位人权卫士:
岁静小能手
1个月前
鲜于桂娥(备用号)
1个月前
中国人权-Human Rights in China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