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品德

德潤傳媒
23小时前
我二大爷脾气倔,认死理儿,他年轻时有个姑娘饿晕在他门口,他喂米汤把姑娘救醒。姑娘在他家住了三个月,从皮包骨变得逐渐圆润,提议和他做一个月夫妻,他竟然不同意。姑娘说,她已不是姑娘,而是两个孩子的娘,出来讨饭和家人走散了。 要说这事儿搁旁人眼里,多半觉得二大爷傻。那时候正是饥荒年月,谁家有口饱饭都金贵得很,二大爷一个光棍汉,守着二亩薄田过活,平日里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救下姑娘那天,他正从地里刨回半筐红薯,瞅见土墙根下躺着个人,头发乱得跟鸟窝似的,伸手一探鼻息,还有气儿。他把人背进屋,熬了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一勺勺喂进姑娘嘴里。就这么着,姑娘在他家草棚里住了下来,起初连走路都打晃,后来能帮着拾掇家务,脸上也透出点血色。 村里人见了都打趣二大爷:“老光棍要走桃花运喽!”二大爷每次都黑着脸不搭腔。他心里头有本账——姑娘是落难人,收留她是本分,可动歪心思就对不起良心。那姑娘住了俩月,有天晚上突然掉眼泪,说:“大哥,我知道你是好人,可我不能总白吃白住。你要不嫌弃,就跟我做一个月夫妻,我给你洗衣做饭,权当报恩了。”二大爷听了,手里的旱烟袋“啪嗒”掉在地上,脸憋得通红:“使不得使不得!你一个大姑娘家,咋能说这话?我救你是看你可怜,不是图这个!” 姑娘看他死活不同意,才抹着眼泪说出实情。她本是邻村的媳妇,男人被抓了壮丁,公婆又在灾年饿死了,她带着俩娃出来讨饭,走到半路跟孩子走散了,饿极了才晕在二大爷门口。“我不是姑娘了,”她低头揪着衣角,“可我想着,就算做一个月夫妻,也能给你留个后,也算我没白受你恩惠。”二大爷听完,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了半宿烟,最后跟她说:“你放心,我帮你找孩子。但夫妻的事儿,绝对不行,传出去让人戳脊梁骨。” 转天二大爷就揣上仅有的几个红薯干,揣着姑娘画的孩子画像挨村打听。那时候兵荒马乱的,找孩子跟大海捞针似的。他走了十几天,鞋底磨出了窟窿,终于在一个破庙里听说,有俩孩子被好心人收养了。等他找到那家人,看见俩孩子正捧着窝头啃,跟姑娘描述的模样一模一样,当场就红了眼眶。他把姑娘接来团聚时,姑娘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哥,要不是你,我们娘仨这辈子都见不着了。” 后来姑娘带着孩子回了邻村,二大爷还是一个人过。有人说他傻,没趁机娶个媳妇,他总是嘿嘿一笑:“我救她是积德,要是趁人之危,那德就积歪了。”再后来解放了,姑娘带着孩子来看过他好几次,逢年过节都送些自家种的粮食。二大爷去世那年,姑娘的俩儿子披麻戴孝,把他当亲爹一样安葬了。 现在村里人提起这事儿,还直夸二大爷心眼实诚。那时候穷啊,饿肚子是常事,可二大爷硬是守住了做人的本分。他没读过书,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占的不占”。姑娘当年那番提议,搁别人身上或许就应了,可他偏不——不是嫌姑娘带孩子,是觉得人在难处时不能打歪主意。这份倔脾气,现在看倒成了最难得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