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燕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Petrichor
1个月前
近日,中共党员原刑警邓海燕(网名“二大爷”)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则帖子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这篇针对美国右翼评论员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遭遇刺杀事件的幸灾乐祸言论,不仅激怒了美国的政治评论界,更让邓海燕的政治庇护资格成为焦点。 邓海燕的言论内容带有明显的讽刺性质,他暗指柯克“死得其所”,这一极端的表态瞬间引发了美国多位政治评论员的强烈反应。包括知名评论员章家敦(Gordon G. Chang)在内的多位舆论领袖转发并批评此言论,要求对邓海燕展开调查,起诉并撤销其庇护资格。更有呼声要求将其驱逐出境,声讨中国政权正试图通过这种“代言人”破坏美国政治稳定。 这一事件引发的争议,远不仅仅限于邓海燕的“恶言”,更多的是其庇护身份的合法性。独立调查记者赵兰健指出,邓海燕在申请美国政治庇护时,涉嫌通过捏造事实、编造故事骗取资格。赵兰健强调,在美国移民体系中,“说谎即是犯罪”,如果邓海燕确实存在虚构经历的行为,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法律责任,还暴露了“王志安、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等机构和人士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一话题的延展,使得公众对中国异议人士在美的庇护资格产生了广泛关注。 事件的复杂性还在于,邓海燕还倒打一耙,向美国政府举报他的人进行了激烈反击,指责“悉尼奶爸”虽然已经移居澳洲,但曾在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项目中担任职务,质疑其背后有中共背景。更有甚者,邓海燕直接将相关信息标注给澳洲安全情报组织和内政部,显示其人品恶劣。 随着舆论风波的进一步发酵,邓海燕目前已经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司法部、移民局等多个部门关注的对象。假如美国政府决定撤销其庇护资格并将其驱逐出境,外界普遍推测,邓海燕可能像王志安一样选择转往日本避居。 这一事件的爆发,再次引发了对于“政治庇护”的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庇护作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基于人权和政治迫害的实际情况。然而,像邓海燕这样通过捏造事实获得庇护的案件,无疑暴露了政治庇护申请中的漏洞,也让人对庇护制度的公正性产生了质疑。 无论如何,这场风波不仅是个人言论与庇护资格的争议,更是中美关系中的又一注解。随着各方的反应逐渐升级,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如何审视那些利用庇护制度的“灰色人物”,将是国际社会未来面临的一个难题。
扫地保安
1个月前
我想帮邓海燕说句话,也是替其他海外华人说句话。 显然我讨厌他的网名,我都不爱提。其实别说他了,北京人里自称xx爷的都别提了,哪能自称什么爷的?那都是别人尊称啊。 我也不是真想帮邓海燕本人说什么话,我和他毫无交情,历史上只互动过一次,后来就算我出于对他的嫉妒或者文人相轻吧吧,取关他了。 别的不说了,他有一点是真的让我鄙视的,那就是对台湾的态度,他整天台蛙台蛙的,因为人家是个岛屿就歧视人家,这样的思维方式,放在今天,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台湾人民活得理直气壮,拥有自己的民选政府,全国人民免费医疗,退休了拿一样的退休金,这样的水平放在全世界都是超一流的。 台湾的今天简直就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也证实了在华人文化里一样可以有非常出色的社会。 好,踩完他了,现在说公道话——-其实我不是为他而说,我是为我们海外华人自己而说。 为什么因为他说了句什么话,就要检举他要遣返他呢? 当然无非是因为他是移民,他是个政治庇护的移民,如果他是一个天生公民的话,谁敢干涉他说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海外华人移民的悲惨现实,无论如何你都得承认:作为移民,你就是个二等公民! 肯定有很多人火冒三丈不爱听了要来骂我了。可是这不是个事实吗?如果你是个天生公民,谁会拿你怎么样呢? 邓海燕,即便他错了,也只是个言论自由的问题呀!如果你们坚决捍卫其他人的言论自由,为什么不能捍卫他的言论自由呢?言论自由需要看客下菜碟吗? 绝大多数的华人海外移民,实际上即便生活在中国,也是属于会混得好的人——-如果我们自己的国家很好,我们用得着移民吗? 邓海燕的软肋,也是每一个海外华人的软肋。 如果我们真的嫉恶如仇,那么我们应该针对的是那些移民后还在做着各种卑劣的勾当、乃至违法犯罪的人———不要告诉我,你没有发现,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在美国在日本都多了去了! 其中很多甚至就在推特上,用王朔的话说,"他一张嘴,我就能闻到他们嘴边还鲜着的窝头味。"那种种苟且龌龊的勾当,聪明如您,还不是洞若观火?可是您什么也没说,一样把他当作好朋友,只因为你们的观点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