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符号积累
关注
Susan STEM
2周前
我在这方面的看法和迈克很接近,正好今天也想谈谈。如今,无论在职还是不在职,开发者都必须全方位调整自己的业务与工作范式,因为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而且很多范式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天看了木头姐的讲座,她也在强调这一点。我甚至认为一大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能正好赶上范式转变期,再加上学费贷款等现实压力,没法停下来进行再调整,结果将来可能再也无法从事本专业。 我自己也处在调整期,没有人能准确告诉你未来的范式究竟会如何,所以我也不再劝别人去学计算机了。问题在于,一切发展得太快了。 我既不是冒险家,也不是保守派。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站在信息浪头,但同时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身。我认为,现在开发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投入大量时间开发的成果,可能会被模型的内化浪潮瞬间淹没。因此,除了手上那个“工程”(暂时不透露),我不会再启动任何新的开发项目,而是将主要精力转向“符号”。 我目前的重心是“符号积累”。 我其实这段时间一直在讲这个事情,包括as code, 协议,其实都是未来范式中“符号”的一部分。 我的目标是不跟风、不试错、零浪费。 作为一个中英文符号高手(咳咳😅),在AI前途和盈利模式不确定的阶段推演出多条可深耕的路径,我有两层: 范式不依赖层(无论技术走向如何都成立) 范式对接层(某些方向一旦成熟,可以立刻切入) 在法律与合规、金融与风控、医疗与健康、制造与供应链、教育与培训、能源与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些我过去多次提到过的方向——都普遍存在“范式不依赖层”。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目前已经以自然语言存在、但仍需要大量工作才能转化为人机共通语言的领域。例如,将法律条款进行逻辑结构化处理,转化为清晰的 If–Then 条件链,就是一种典型的范式不依赖层工作。否则就算真正Rule as Code那一天到来了,也是符号缺失的。
#开发者转型
#AI风险
#符号积累
#范式转变
#人机共通语言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