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退化

《我们不是在与 AI 协作,而是在被它慢慢驯化》 来自一个普通一线程序员的深夜思考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在“退化”,是昨晚深夜加班Push AI写代码的时候。 随着Claude终端一行行光标跳动,它在十几秒给出了整段可运行的代码。突然心里就涌上来了一些说不上来的情绪。 以前我会花半天时间琢磨代码、修改Bug,再反复调试功能。现在,我只需要给AI指令,AI就会生成基本符合要求的代码,后面我只需要命令它“继续”、“修改”,然后“重构、“review,一直到最后完成项目。 我盯着屏幕发呆,这算是成长吗? 前年刚毕业时,师兄告诉我:“在一个领域坚持沉淀五年,差不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我一直践行这句话,在自己的领域上深耕。可如今,也许只需要沉淀五秒,AI 就能写出比我更优雅的函数。 看过一篇文章,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 “我一直以来都认同的一个有效的技术成长方式,就是动手去练习,发现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然后阅读更好的方案代码,思考和总结,回过头再进行修改和输出。” 然而,过度依赖AI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形成所谓的“认知卸载”现象。即当人们将思考任务频繁委托给AI时,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会退化。 95%的人可能都像我一样,被AI剥夺了一部分“思考”,能够进入“心流”状态沉浸写代码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们不再能够像之前那样沉下心来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而是在CLI和网页中来回切换。 “vibe coding”,或许描述进入“心流”时coding的状态更为贴切。 我想,不仅是程序员。每一个用AI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并想一下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你在用AI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AI是不是也在将你慢慢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