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科学交流
关注
海兰珠(Victoria)
1个月前
该说不说 我的认知几乎每刻都被刷新 曾以为全球的科学家都奔向阿美 直到我和一位老师闲聊 才知道 像语音识别工具kaldi之父的Daniel Povey 研究纳米材料的Charles M. Lieber 研究光学的David Brady…… 现在都在老中 眼下老中的外籍科学家超1万人 且还在快速增长 好嘛 老中这是拿了二战阿美的剧本了
#全球科学家
#外籍科学家
#科技研发
#科学交流
#中国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初码
4个月前
昨天说到汉字的信息熵很高的话题,竟然有一大帮人和我在这扯英语的优势说中文就是个屁,怎么说呢,虽然我极其讨厌小粉红式的自吹自擂盲目高潮,但是他妈的这种早就科学证明过的事实,怎么也搞这么自卑呢? 汉字是全世界表达能力最强的语言,甚至没有之一,极其适合科研,唯一缺点就是入门难,学习过程痛苦。 很多人搁这扯犊子说哪个搞科研的人不用英文发论文,用英文和全世界交流,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和汉语更强有冲突吗?没有GPT的时候,我他妈写程序还天天翻StackOverflow呢,哪门语言是主流,完全是各种因素的积累综合促成的,早20年前,是个软件就得有日文版本,不就是因为日本人很卷,软件业发达吗。 并且,我见过的真正的英文流利的科研人员,在中文表达上,都要强于普通人,无论是写作还是辩论,在表达上都能更胜一筹,这就是汉字给予的赋能。 从客观规律的角度,无论是考虑东升西降的大背景,还是语言本身的优秀,在未来的10-20年,汉语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会侵蚀和瓦解英语世界的份额,也是一种变相夺权。 我本人认可英语的重要性,我工作很多时候的主要阅读语言也是英语,但是,请大家真的尊重一下客观规律,汉语很牛逼,在AI时代很可能会重掌大权,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家能不能不要老是下意识自卑啊。
#汉字信息熵
#语言对比
#科学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