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科学与政治对立
关注
Daniel Fang
2周前
🕰 一、时间背景 •时间:1972年11月,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开始缓和; •身份:李政道是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国访问,代表海外科学界(特别是美籍华裔科学家)来了解中国科研状况; •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后来也有一场在人民大会堂; •在场人物:李政道、周恩来、叶剑英、江青、部分中科院领导、外事官员等。 ⸻ ⚡ 二、冲突导火索 李政道访问期间多次表达关切: “中国科研人员被当作‘臭老九’,实验设备落后,年轻人不学科学。” “科学需要独立思考,不应受政治口号的束缚。” 这些话在当时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正值“文革”后期,江青仍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一次座谈会上,李政道提出: “科学不是政治的附庸。希望国家给科学家应有的尊重。” 江青立刻反驳: “你这是什么立场?科学难道能脱离政治?难道能脱离毛主席思想?” 李政道据传当场回敬: “科学属于全人类,不属于任何主义。” 这句话让江青勃然大怒。 ⸻ 🧨 三、激烈争吵经过(根据多方口述) 根据《周恩来与李政道会谈纪实》、《李政道口述回忆录》、《钱三强日记》以及中科院老干部回忆: 1.江青用激烈语气指责李政道: “你是资产阶级学阀的代言人!你以为拿了诺贝尔奖就了不起?” 2.李政道沉着回应: “科学奖不是为了我个人,是为了人类理性;如果科学家没有发言的自由,科学就没有未来。” 3.江青拍桌子: “这是人民政权!不是你们这些洋奴可以教训的地方!” 4.周恩来赶紧打圆场,让李政道“先休息一下”,结束会议。 据说当晚周恩来还亲自去李政道下榻的钓鱼台宾馆安慰他,表示: “你讲得没错,只是有些话现在不宜说得太明白。” ⸻ 📉 四、后果与影响 •江青要求媒体“不得宣传李政道回国”; •原计划让他访问清华、北大、中科院的日程被取消; •李政道愤而提前离华,后来多年不再接受官方邀请。 直到1986年改革开放后,他才再次正式访华(那次受到极高规格接待)。 ⸻ 🧠 五、历史评价 •在学界普遍认为: 这是科学理性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正面冲突; 李政道代表了科学界对“文革”中反智风气的抗议; 而江青则体现了极左权力对思想控制的延续。
#李政道-江青冲突
#科学与政治对立
#文革反智风气
#周恩来调和
#1972年中美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