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属性

🔥中国房地产即将变天! 前几天,十五五规划建议公布,增量信息不少,今天中产说会出一期,这里就说一下房地产的变化。 1、定位: 房地产的表述从“十四五”放在城镇化部分调整至“十五五”的民生部分,说明在未来五年: 房子主要是居住属性,房地产本质上已属民生问题。 这是一个最大的根本变化: 房地产已经完成了推进城镇化、地方土地财政、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任务,到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民生阶段。 2、松绑 既然已经是民生属性,剥离了金融属性,也完成了历史任务,自然也不用那么多限制。 这次十五五建议提出: 清理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主要就是无五限: 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商。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 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是否会完全取消限购。 拭目以待。 3、重点 和之前分析的差不多,未来的楼市去化重点放在了改善性住房上面。 这次建议首次提出: 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原因比较简单: 目前有购买力的主要还是改善性用户,虽然房价跌了不少,对刚需来说还是偏高,改善性用户有钱有需求但是没有好的房子。 所以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又跟好房子概念联系在一起了。 可以打造一个全新的高品质的增量住房市场,定价的话也可以更加市场化一点。 刚需主要就是保障房了,这里涉及到地产收储,但是没有明确提。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 有点像新加坡,居住需求靠保障房,改善需求靠商品房,价格也是两套体系。 存量二手房,还得跌价。 4、房价 很多人关注到了: 这次建议没有提房价止跌回稳。 从4月份房价已经跌了半年,金九银十已过,四季度估计会继续延续跌势。 此前也有专家表示: 政策应该转向支持房价上涨。 但是并没有提到房价。 是某种信号,还是过于细节不再表述范围内? 我觉得,还是要等年终经济工作会议再看,毕竟五年计划主要是方向性的,可能不涉及具体的量化细节。 5、房产税 也没有提房地产税。 不少人都觉得: 十五五期间应该会推进房地产税。 但事实是并没有。 是现在没有,还是未来几年也不会提呢? 至少现在提的话,对于稳楼市是不利的,现在楼市各种不利的信号,如果再加上房地产税,恐怕要雪上加霜了。 但是过一两年楼市企稳的话,不排除会推动房地产税。 这本身也是央地和财税改革的一部分。 6、缺口 对于房地产下行造成的投资缺口,主要靠: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这是一个托底政策: 既可以拉动投资,也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这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每年发挥托底作用。 7、风险 在公报里没有提房地产风险,但是建议里提了: 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 房地产风险主要集中在房企债务和保交楼上,最近新闻也不少,还要继续化解的。 总的来说: 未来五年,房地产即将变天,雏形已经基本看到了,细节要看时机落地吧。 就这样。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作者因为还在墙内,所以写的非常温和。其实所谓“房地产完成历史任务”,并非庆功,而是这个靠卖地维系政权的经济支柱已被掏空。 作者说“民生阶段”,其实就是“财政危机阶段”,说“清理限制”,其实就是“救市无力”。当他说“拭目以待”时,实际上就是中共中央调控失效。而所谓“新加坡双轨制”,其实就是中国社会分层、流动冻结、国进民退。 而“房地产即将变天”,我来解读,变天不仅指市场周期,而是暗指一个时代的终结:当权力失去卖地收入的支撑,政权的稳定性也将随之动摇。 王笃然表示,这份“十五五”建议的最大看点,不在技术细节,而在政治信号。中共过去把房地产当作财政机器,如今被迫转为“维稳工具”。这不是主动改革,而是被市场与债务危机逼出来的转向。表面是“去金融化”,本质是“去泡沫保政权”。盛世叙事已尽,维稳时代早已开始。 来源:中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