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数学系
关注
杀马特宅主
20小时前
以前参加过数学竞赛,我属于脑子好使,但是速度慢那种,遇到难题就去死磕。题做出来了,时间也花完了。 后来遇到大城市里面搞数学竞赛的人,直接告诉我,竞赛题类型也是有限的,时间也有限,你刷题刷了重要的是把解题思路记下来,遇到难题就自己去套。不要自己慢慢想把一些问题想通,时间根本不够啊。 我才知道,原来城市里面的竞赛者很多是依靠好教练刷题刷出来的啊。这种刷题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筛选出有数学才能的人。 当然,我说的这些是“高手”范畴内的,对于“顶级高手”来说,这个无所谓。 再往后接触到了数学系的人,他们告诉我,一个人适不适合学数学是客观的,以985的几所顶级大学的数学系基地班为例,实际上到了大二大三,每个人心里都会清楚自己的上限了。大部分的人总会遇到自己内心知道其实自己没懂的课程。数学系后期的课程实际上一个班上就那么几个人能学懂,其他的人只能通过“背下来”的方式考试过关。 很多时候,数学系某些课程期末考试题目就那么几道题,有的老师很坦率,我们学校在这个方向上的水平还没到能出新题的地步,期末考试就这几道题,你们凑合着做,至于学没学懂,你们自己心里有数。
#数学竞赛
#应试技巧
#数学系
#学习瓶颈
#教育体制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