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躺平

のび太
8小时前
从华科毕业后,我原本的计划是直接出国读书。当时雅思考了 7.0,托福 108,也拿到了 UIUC、CMU、UNSW、USYD 的 offer。但家里条件有限,只能放弃美国与澳洲的选择,转而调整路径,先工作几年攒够学费,再自己想办法来日本。 我先后在国内三家公司工作过:一家央企、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以及一家国资民企。 第一份工作是央企。福利不错,可以躺平,但效率低得惊人。一个简单的小项目流程都极其繁琐,做任何事都要走层层审批。我办理离职盖章就跑了无数部门,整整耗了两周。 而且为了攒钱留学,央企的工资显然不够用。对一个想往外冲的人来说,那里既不是我想待的地方,也不是我该待的地方。所以我做了不到半年就辞职了。 第二份工作是家喻户晓(甚至可以说臭名昭著)的互联网公司。工资比央企翻倍,不算年终奖,一个月到手接近两万。但人员流动极大,大家都在摸红利、混履历,心思基本没放在工程本身。 再加上那种复杂的人际算计、办公室政治,以及躺平但能在背后捅刀的老油条大专同事,我很快意识到这种环境不是长久之计。不过在这里我攒够了第一桶金,也因此有了底气跳槽。 第三份工作是国资民企。那时候已经是要准备出国的阶段了,我已经不对工作本身有期待,只求能有一个稳定环境让我自学日语。 结果没想到这是三家里最累的,不仅要进 clean room,还要轮夜班。但熟悉流程后,我发现其实有不少零碎时间可以自学。 我清晰记得当时用公司电脑在网上找很多日语文章,复制到word里面,然后用公司的无尘纸打印,带进 clean room。 由于clean room要放很多设备,层高很高、机器噪音大,只要不靠近别人,就不会被听见,于是我常常趁夜班/操作工操作机器等一些零碎的时间大声朗读日语,把时间压榨到极致。 靠这份工作,我用了半年裸考过了 N2。N2过了之后其实就没有认真学日语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套磁大学院上。虽然半年后的JLPT也过了 N1,但纯粹是提前一周开始疯狂刷题过的。在这家公司的工作时间和我学日语的时间基本是重合的,大概一年左右。 出国的时候,我总共攒了四五十万人民币。 这就是一个穷学生出国的方式——没有背景,没有人脉,也没有家里替我铺路。只有自己想办法自己走。 这也是为什么,我完全无法理解枫糖小猫这种废物人格。二三十岁、不缺钱、不缺时间、不缺精力,却躺着等别人喂奶;遇到困难不动脑、不解决,只会在网上哭惨,期待政府、社会、网友来抚养他。 人这一辈子没有那么多救世主。 真正能带你走出去的,永远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