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一位A8交易员的20条观点整理,字字珠玑! 观点一:假如我错了,我得赶紧脱身,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必须保存实力,卷土重来。 观点二:有的交易者之所以会不断亏钱,最主要原因是耐性不够,以致忽略交易原则,无法等到大势明朗或自己可以把控的行情,就贸然进场交易。 观点三:无论你何时遭受挫折,心中都会很难受,大部分交易员在遭受重大亏损时,总希望立即扳回,因此单量越做越大,想一举挽回劣势,但一旦你这样做,就等于注定要失败。 在遭受打击之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减少交易量或停止交易,你所需要的并不是赚多少钱来弥补亏损,而是重拾自己对交易的信心。 观点四:如果符合获利交易原则的行情越来越少,你必须耐心等待,当市场的走势与你的预测完全相反时,应该选择退出。 观点五:你必须坚持手中的好牌,减少手中的坏牌,假如你不能坚持好牌又如何弥补差牌带来的损失。 许多赚钱的交易员最后之所以把赚的钱全数吐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耐性拿住盈利单,而在赔钱时又不愿意停止交易。 观点六:很多交易员常犯的错误就是交易次数过于频繁,他们不会慎选适当的交易时机,当看到市场波动就想进场交易,这无疑是强迫自己交易,而不是居于主动地位耐心等待交易良机。 观点七:高手之所以能获利,是因为他们在进场之前已经耐心做了很多工作。 而很多人一旦获利后就开始对交易掉以轻心,操作开始频繁起来,接下来的几次亏损会让他们无法应付以致导致庞大的亏损,甚至连老本都亏出去。 观点八:最糟糕的交易源于冲动,从事交易最具破坏力的错误就是过分冲动,任何人都应该根据既定的交易信号进行,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仓促改变交易策略,因此,不要冲动是风险控制的第一要素。 从事交易必须学会控制风险,你得学会做最坏的打算,因此,必须小量经营,把每笔的亏损控制在资金的1%到2%之间。 观点九:做交易要学会保持平静。交易员就橡拳手,市场随时都会施以一番重击,你必须保持平静,当你亏损时,说明情况对你不利,别急,慢慢来。 你必须把亏损降到最低尽可能保持自己的资本。当你遭受重大损失时你的情绪必定大受影响,你必须减量或停止交易,隔断时间再考虑下一笔交易。 观点十:无论你是大亏或大赚,都要保持心里平静,每天坚持分析每一笔交易,看看有没有违规的情况发生,对于好的交易思考为什么会成功,对于不好的交易要好好自我检讨找出症结所在。因此,你要想一直都做得很好,必须平时都非常在意每一笔交易。 观点十一:大部分人都知道交易原则,而真正高手就是在市场出现极端行情时还坚定得执行这些原则。 观点十二:高手之所以有高比例的获利率,是因为他们通常都畏惧市场,对市场交易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必须慎选进场时机,大部分人都不会等到市场明朗后才进场,他们总是在黑夜中进入森林,而高手总是等到天亮后进去,他们不会在行情发动之前去预测其变动方向,而总是让市场变动来告诉他们行情变动的方向,选择与等待万无一失的机会才发动进攻,否则就放弃。 观点十三:交易策略要具有弹性,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大部分交易员常犯的错误就是交易策略一成不变,他们常会埋怨怎么市场与我想的完全不同!为什么要相同呢,生活不总是充满未知数吗? 观点十四:不要被获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要知道,天下最难的就是如何持续获利,一旦赚到钱你就会期望赚到更多的钱,这样一来你就会忘记风险,你就不会怀疑既定交易原则的正确性,这就是导致自我毁灭的原因。因此,你必须时刻保持谨慎,亏钱要十分谨慎,赚钱要更加谨慎。 观点十五:交易过程中要学会自我约束和资金管理,在操作时尽量放松心情,假如持仓不利,那就出场,有利则持有,你所想的应该是如何减少亏损,而不是如何多赚钱,当你操盘情况不佳时,减量或停止交易。当操盘进入佳境时增量交易,千万不要在你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贸然进场交易。 观点十六:做交易时要学会提心吊胆,因为这一行成功来的快去的也快,打击总是出现在你洋洋自得时,任何事物毁坏的速度远大于当初建造其所花的时间,有些事物要花十年才能建造起,然而一天就可以将其毁灭,因此,无论何时都应该严格自我约束。 观点十七:绝大多数人交易时都有好堵心理,喜欢重仓位杀进杀出,因此,你一定要在这方面改变自己,古往今来,重仓操作的家伙没有一个是不完蛋的。你必须把自己的每一笔亏损控制在2%以内。 观点十八:根据图表交易犹如冲浪,你不必知道波浪起伏的原因,你只要感觉波浪涌起的节奏以及掌握冲浪的时机,就可以成为一个冲浪高手。 观点十九:有些人在赔钱时会更改交易系统,而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交易系统,怀疑交易系统发出的指令,以致经常凭借自己喜好在市场出入,而高手总是遵循交易系统,从事交易不是为了找刺激,而是为了求得胜利。 观点二十:真正的交易高手比的不是瞬间赢利的多与少,而是赚的长,活的久! 共勉!
德潤傳媒
2个月前
聯準會的前世今生👇 聯準會,不聯邦,也沒儲備 卻控制了美國的錢袋子一百多年 七個人,1910年11月, 神秘登島,傑克爾島。 他們不是政客,是銀行家。 目標只有一個:打造美國的中央銀行。 但「中央銀行」這詞兒太嚇人,美國人討厭它。 所以他們換了個名字: 「聯邦儲備」聽起來像政府機構,其實不是。 為什麼要造這個機構? 因為三年前的1907年,美國差點崩盤。 銀行倒了,股市塌了, 人人都在問:誰來掌控局面? 他們來了,帶著一個計畫: 自己印錢,借給政府,收利息。 聽起來像假鈔? 但合法。 我們創造的錢,每一張,都是從現有美元買走一點價值。 這就是隱形稅,不經過投票,直接流進銀行家的口袋。 而這,還不是最糟的。 一旦脫鉤黃金,政府想印多少印多少, 打仗,不用加稅,只要加印鈔。 於是戰爭變得便宜,戰爭也開始源源不絕。 成本? 全民通膨買單。 利潤? 銀行家收下。 你可能在想,這種東西怎麼可能通過國會? 1913年12月23號,聖誕前夕,多數議員早回家過節。 剩下幾個,草草表決,一攬通過。 甚至,那些設計這套系統的人, 也故意在國會反對自己的法案, 表面製造「銀行被民選機構限制」的假象, 美國議員拍手叫好,以為打贏了華爾街。 接下來,他們資助大學教授,寫教材,編課程。 讓學生從小相信,聯準會就是「現代經濟學」。 無形中,讓每個新生兒,從出生起就背負債務。 他們用空氣造出了信用,又把這泡影,變成了你每天用的錢。 這一切,都從傑克爾島,七個人的閉門會議開始。 美其名曰“聯邦儲備”, 不聯邦,無儲備, 但它牢牢掌控了每個美國人的錢包。
墓碑科技
2个月前
美联储的前世今生👇 美联储,不联邦,也没储备 却控制了美国的钱袋子一百多年 七个人,1910年11月, 神秘登岛,杰克尔岛。 他们不是政客,是银行家。 目标只有一个:打造美国的中央银行。 但“中央银行”这词儿太吓人,美国人讨厌它。 所以他们换了个名字: “联邦储备”听起来像政府机构,其实不是。 为什么要造这个机构? 因为三年前的1907年,美国差点崩盘。 银行倒了,股市塌了, 人人都在问:谁来掌控局面? 他们来了,带着一个计划: 自己印钱,借给政府,收利息。 听起来像假钞?但合法。 我们创造的钱,每一张,都是从现有美元买走一点价值。 这就是隐形税,不经过投票,直接流进银行家的口袋。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一旦脱钩黄金,政府想印多少印多少, 打仗,不用加税,只要加印钞。 于是战争变得便宜,战争也就开始源源不断。 成本?全民通胀买单。利润?银行家收下。 你可能在想,这种东西怎么可能通过国会? 1913年12月23号,圣诞前夜,大多数议员早回家过节。 剩下几个,草草表决,一揽通过。 甚至,那些设计这套系统的人, 还故意在国会反对自己的法案, 表面制造“银行被民选机构限制”的假象, 美国议员们拍手叫好,以为打赢了华尔街。 接下来,他们资助大学教授,写教材,编课程。 让学生从小相信,美联储就是“现代经济学”。 无形中,让每一个新生儿,从出生起就背上债务。 他们用空气造出了信用,又把这泡影,变成了你每天用的钱。 这一切,都从杰克尔岛,七个人的闭门会议开始。 美其名曰“联邦储备”, 不联邦,无储备, 但它牢牢掌控了每一个美国人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