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容错率低
关注
吴美律AI日记
1天前
我在小红书上的号是浙大吴美律,消费一下母校😄然后发了这篇帖子后,有人留言说浙大就这水平?别给浙大丢脸了,坦白讲看到的时候是有点内耗的,但是转念一想,浙大就这水平,也没毛病,为啥呢, 我是浙大法律系的,没有编程基础,现在学编程3个月,我想问下程序员,你们大一刚入学3个月的时候,一定不会犯错吗? 常见的一个误区是,如果一个人很厉害(比如学历还可以),在任何领域都不应该犯低级错误,然而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比如我是律师,我就看到过很多老板,在签合同上犯巨大的错误,大到法律专业出身的人会觉得离谱,比如合同主体名称写错,比如给别人做担保却不自知。 他们在创业上是厉害的,但在法律上不专业,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就是会犯严重错误。 所以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任何人在新领域学习新事物时,都会犯错。 我们还可以提出另一个假设:擅长调动资源、聪明的人可以快速走过这段犯错的时光,像我这样不擅长求助、比较笨的人,通过在X上发推,获得了很多大佬的留言帮助,其实也帮我快速走出弯路了。 犯错是很正常的,也并不可耻,而是一种正常现象。 国内的教育体制、竞争机制下,每个中国年轻人的容错率都很低,可能大家中学都被这么骂过:“这道题我讲了多少遍了,怎么还能错!(班主任怒吼ing)”,这导致大家对犯错的容忍度很低,似乎人人都应该像颜回一样不贰过。有些人因此厌蠢,本质是对自己犯错的恐惧,投射到了别人身上。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种观念其实是阻碍大家进步的,我们上课的时候,比较难的知识点,都是要学一学期的,甚至很多知识点,到中高考也没真正掌握,大部分简单知识点,也不可能指望一次学习就永远学会,学习就是这种缓慢而曲折的过程。 想通上面这点,其实我就完全放松了,现在我是一个工作之外业余时间刚学编程3个月的人,和AI协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又没有找身边程序员朋友帮忙,同时忽略了夯实自己的编程基本功,所以走了些弯路, 如果不是发推,可能我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可能要走更久的弯路,可见多发推是件好事,我成长得更快了。 感谢panda总带我做推特,每天在群里看大家兴高采烈发推,互相up,更新的动力满满,群里也有大佬给我解答编程的问题,氛围真好!
#浙大
#吴美律
#编程学习
#容错率低
#发推求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