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

德潤傳媒
8小时前
壁虎通常不进屋,家中若是进了壁虎,通常是在提醒你这三件事 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内有一富商名叫陈志远,祖上三代经营丝绸生意,家财万贯,在当地颇有名望。 陈家大宅坐北朝南,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府邸气派非凡。然而,这位陈老爷最近却遇到了奇怪的事情。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陈志远正在书房内查看账本,突然听到「啪嗒」一声。他抬头一看,竟发现一只壁虎从梁上掉了下来,正巧落在他面前的账本上。 陈志远当时就皱了眉,心想这好好的书房怎么会有这东西,多不吉利。他抬手就要叫门外的仆人来把壁虎赶走,可刚要开口,那壁虎却慢悠悠地爬过账本上的「蚕丝采购」一页,停在了一个数字旁边,尾巴轻轻扫了扫纸面。 他愣了一下,倒也没再急着赶。陈家仆人老张听见动静进来,见了壁虎就要拿扫帚拍,陈志远却摆了摆手:「别伤它,找个竹片把它引到窗外去就行。」老张一边照做一边念叨:「老爷,这壁虎虽说吃蚊子,可进书房总归是晦气,前阵子巷口王秀才家进了壁虎,没几天就丢了祖传的砚台呢。」陈志远没接话,只是盯着账本上壁虎停留的地方,心里犯了嘀咕。 那页记的是上个月从湖州采买蚕丝的账目,数量和价钱看着都对,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第二天天一亮,他叫来了管采买的管家周福,让他把湖州供货商的单子拿过来核对。周福磨蹭了半天才把单子送来,陈志远一看,单子上的蚕丝单价比账本上低了两成,再细问,周福眼神躲闪,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陈志远这才醒过神——这几年生意忙,采买的事全交给周福,自己很少再过问,没想到这老小子竟敢在里面动手脚。他压着怒火让周福把贪墨的银子还回来,念在他跟着陈家十几年的情分,没把事情闹大,只是把他打发回了老家。事后老张跟他说:「老爷,您说那壁虎是不是早就知道周福有问题,特意来提醒您的?」陈志远摸着下巴,没说话,但心里却记下了这一茬。 这事过了没半个月,陈志远晚上在院里纳凉,又看见一只壁虎趴在廊柱上,正盯着墙角的蜘蛛网。他刚要细看,就听见管家来报,说他儿子陈少安在外面跟人起了冲突,把西街布庄老板的儿子给打了。 陈志远一听就急了,他这儿子从小被宠坏,平日里游手好闲,他总想着生意忙,等过阵子再好好管教,可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他赶紧去布庄赔礼道歉,花了不少银子才把事情平息。回来的路上,他想起廊柱上的壁虎,突然觉得那壁虎盯着蜘蛛网的样子,像极了自己盯着生意,却忽略了家里的「小麻烦」——儿子要是再不管教,迟早要出大问题。 从那以后,陈志远每天再忙,都会抽出一个时辰陪儿子读书,教他辨认蚕丝的好坏,带他去店里看伙计们干活。陈少安一开始还不耐烦,可看着父亲放下账本耐心教自己,慢慢也收了心,后来竟真的对丝绸生意上了心,还能帮着打理一些小事。 转过年来开春,苏州下了场大雨,雨后的清晨,陈志远发现书房窗台上又爬着一只壁虎,正对着窗外的巷子方向。他顺着壁虎的方向看去,只见巷口李家的老宅子门口围了不少人,像是出了什么事。他让人去打听,才知道李家老太太夜里突发急病,家里没钱请大夫,正急得团团转。 说起这李家,去年跟陈家还因为宅基地的事闹过矛盾,两家自此就没怎么来往。陈志远看着窗台上的壁虎,想起前两次的事,心里琢磨着:这壁虎难不成是在提醒自己,别光顾着生意上的输赢,邻里情分也不能丢? 他当即让人拿了些银子,又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一起去了李家。李家夫妇见他来了,又惊又愧,连声道谢。大夫诊治后说老太太只是风寒引发的旧疾,吃几副药就好。陈志远临走时还特意嘱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后来李家老太太病好了,特意让儿子送来了自己做的苏式糕点,两家的矛盾也慢慢化解了。有一回,陈家的丝绸船在运河上遇到风浪,货物差点受损,还是李家在运河边做纤夫的亲戚帮忙,才把船安全拉到了码头。 陈志远这才真正明白,人们说「壁虎进家提醒三件事」,不是什么迷信说法,而是借着这寻常的小生灵,让人们多留心身边被忽略的人和事。就像他,若不是壁虎落在账本上,他未必能及时发现管家的手脚,生意可能要遭大损失;若不是壁虎盯着廊柱,他还在忙着生意,忘了儿子的管教,说不定哪天就出了更大的乱子;若不是壁虎对着巷口,他也不会放下邻里的芥蒂,最后还得了人家的帮忙。 其实啊,这世上哪有什么「提醒」,不过是生活里的那些小细节、小征兆,在等着我们停下脚步去留意。就像陈志远后来常跟人说的:「不是壁虎会提醒人,是人心太容易被忙乱和浮躁遮住,得靠这些不起眼的小动静,才能把心拉回该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