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直连还是 VPN: 推特的地理信息如何揭露出中共大外宣的等级制度?】我在《内蒙古日报》工作时,我们的总编辑刘惊海,被中共的纪检部门拘留了。 他成立了一家房地产服务公司,并安排他的侄子在那里工作。然而,这位侄子拖欠了维修工人的工资。作为报复,其中一名被欠薪的工人将他杀害。凶手之后拿着一把斧头走出了办公楼。 调查最终指向了刘惊海。消息一出,便有人放鞭炮庆祝。刘惊海在蒙古族记者中极不受欢迎。比如有一次,报社获得了六百万元预算,结果其中的五百五十万元(约77.4万美元)分配给了中文编辑部,而蒙古语部门只得到了五十万元。 除此之外,我们的记者证上标注的是”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版)”。宣传部门的官员看到这个少数民族的标签时,就会立即给我们的宴席酒水降一个档次。因为这些原因,刘惊海在蒙古文部门从未赢得过尊重 —— 他在边缘化我们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我从未想到会在推特上再次遇见他们。。。 11月21日,X(原推特)推出了一项功能,公开显示用户的地理信息。根据报道: “其目的,是通过公开这些细节,用户能够更明智地判断:他们所接触的是一个真实账号,还是一个用来制造分裂或散布虚假信息的机器人或不良行为者。” 除了识别机器人,这个功能还揭示了一张由中国账号组成、像宣传机器一样运作的网络。有网友发现,一批自称是维吾尔人,平时主要发布中国外宣内容的账号是从中国境内直连的。 这并不令人意外。多年来,中国当局一直动员专业媒体人员和国家附属机构开展宣传行动。有些时候这些人还会伪装成少数民族。这类账号通常被称为“大外宣”。 其目的,是向国外受众呈现由党媒所描绘的中国形象,或者实现特定的宣传目标。 当然,在那些对外声称是“蒙古人”的账号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模式。很多大外宣会在网上伪装成蒙古人。以下截图展示了其中的一些账号。 用这个链接可以查看26个类似账号的截图。 事实上,海外的蒙古人社群长期以来一直对这些账号抱有怀疑态度。一位蒙古学者进一步指出,这些中国官媒已经开始用西里尔蒙古文发布内容,目标受众正是蒙古国人。这被视为另一种试图影响蒙古国内舆论的手段。 当我观察与南蒙古有关的宣传账号时,我注意到一个规律。许多账号并非从中国境内连接。相反,它们的定位显示为香港或美国。 当我点击位置信息右面的小按钮后,出现了如下说明: “我们的合作伙伴指出,该账号可能正在通过代理连接 —— 比如 VPN,这可能会改变其资料页上所显示的国家或地区。此数据可能不准确。一些网络服务商会自动使用代理,而无需用户采取任何行动。” 有趣的是,那些假扮维吾尔人的新疆大外宣账号,是直接从中国境内连接的;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外宣账号,则是通过 VPN 软件运行的。 耐人寻味的是,两者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我认为,可以有两种解释。 首先,2020年抗议之后,“蒙古族”这一词在中国政治话语中被彻底屏蔽。由于缺乏国际媒体关注,加上中国政府的刻意掩盖,蒙古族的问题既无法充分说明,也无法完全忽视。至于维吾尔族,则必须向国际社会进行全面回应与报道。这反映了北京在“哪些少数民族议题被视为全球敏感”上的风险权衡。 其次,非常尴尬的是推特上许多蒙古族大外宣账号,运营者其实是我过去的同事。这也是我最开始把刘惊海写进来的原因。如今的经济状况根本不允许他们维持高速的国际直连网络,所以他们只能转而使用某种 VPN。 有些社群被高调展示,有些则被悄悄管理。直连与 VPN 的差别,不仅是技术差异,也是深植于阶层、政治、迫切性中的等级差异。 但真正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你还是一名仍被困在体制内的记者,是谁在决定你应当发布什么内容、又该使用什么网络连接呢? (本文原文发表于Reeducated By Soyonbo Borj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