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代码到软件的鸿沟
关注
安仔
2天前
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人拿着 AI 写出来的代码找我,问我能不能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变成真正能用的产品。 这些人通常不是技术背景,可能是律师、销售或者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有好点子,也用上了最新的 AI 工具,甚至真的把一个看起来能跑的 demo 做出来了。 但到了某个节点,他们就卡住了,然后开始满世界找技术合伙人或者 CTO。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 AI 真的能完全取代软件工程师,为什么这些人还需要我们? 我也一直用 AI 辅助写代码,也看了很多别人的演示。慢慢地我意识到一件事:AI 确实会写代码,但它造不出软件。 这两者之间有条很深的鸿沟。 写代码其实不难,解决一个个独立的、定义清晰的小问题,现在的 AI 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软件工程难的从来不是这个。 真正的挑战是当你要把 demo 变成产品的时候,你得同时处理几百个这样的小问题,还要让整个系统保持可维护、可扩展。 这就是那些人找上门来的根本原因。他们能用 AI 快速搭出一个功能演示,但要让它变成真正能上线运行的产品,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我看过他们发来的代码,说实话,所谓的"让它变得可以上线",基本上就是推倒重来的意思。 不是代码写得不对,而是整个结构、集成方式、长期维护的考量,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在那些代码里。 软件工程师的核心工作其实是管理复杂度。 一个真正的生产系统做的事情,单独拆开看都不复杂,但要同时做好几百件简单的事,还要让它们协同工作,这才是真正考验人的地方。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AI 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可能这就是这个职业的本质吧。但至少现在,这条线还是很清晰的: AI 能帮你写代码,但把代码变成软件,还是得靠人。 工具在进化,但有些能力的门槛,并没有因此降低。
#AI辅助编程
#软件工程复杂度
#AI与软件工程师
#代码到软件的鸿沟
#技术门槛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