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AI深度伪造
关注
Y11-杨继芸-靠谱找工作、找面试题、改简历、模拟面试
3小时前
当AI能"扮演"任何人:一场正在加速的身份保卫战 最近有份覆盖195个国家、超过10亿次身份验证数据的报告显示,AI深度伪造已占生物识别欺诈企图的20%。 这个数字像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数字世界的身份保卫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欺诈手段的"升级进化" Entrust的《2026年身份欺诈报告》揭开了惊人的变化:三年前,深度伪造文件欺诈可能还只在几十万级别,现在已激增至800万次;而数字伪造(如虚假图像、视频注入)更是占了文件欺诈案件的35%,年增长率达40%。 更值得警惕的是,技术门槛的降低让欺诈者变得更"高效"——过去需要专业技能的伪造,现在一个开源模型和几句提示词就能完成。 从应用领域看,加密货币行业首当其冲,60%的生物识别欺诈企图都与深度伪造有关;数字银行紧随其后,22%的验证环节面临伪造风险;支付和商户行业也有13%的攻击源于此。欺诈者常用的手段有三种:合成身份(AI生成虚假面孔)、换脸技术(视频中面部替换)、动态自拍(AI给静态照片添加动作),其中动态自拍的案例在2025年激增58%。 二、防御者的"能力时差" 技术在狂奔,人的准备却明显滞后。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和SAS的调查显示,不到10%的反欺诈专业人员认为自己已充分准备应对这些威胁。77%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两年中深度伪造社会工程攻击明显增多,83%的人预测趋势会持续加剧。 Entrust的高级欺诈专家Simon Horswell说得很透彻:"检测技术在进步,但欺诈团伙变得更快、更有组织性,商业驱动性也更强。身份已成为第一道防线,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通过可信验证保护它,才能跟上威胁的演变。" 三、最隐蔽的"绕过式攻击" 虚拟摄像头注入攻击尤为棘手。这种手段绕过物理摄像头,直接在软件层面向验证系统输入合成数据,配合设备仿真技术,能让验证软件误判为合法用户。尽管物理伪造(如伪造身份证件)仍占文件欺诈的47%,但生成式AI的普及正在让数字伪造以指数级速度增长——2024-2025年间,AI驱动的加密货币骗局激增了456%。 更令人担忧的是人类的"视觉疲劳":研究显示,即使是高质量的深度伪造内容,人们也只能正确识别约四分之一。当AI能轻易"扮演"任何人,我们该如何守住身份的真实性? 这场身份保卫战,本质上是技术与人性的较量。当欺诈者用AI突破边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先进的检测工具,更要建立"可信身份"的底层逻辑——在数字世界里,让每一次验证都能穿透虚假表象,回归真实。这或许是未来十年,每个企业和个人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AI深度伪造
#身份欺诈
#生物识别
#加密货币
#数字身份验证
分享
评论 0
0
PANews
1个月前
Tom Lee:现在买比特币 = 抄底1996年的互联网 Tom Lee 在一次访谈中表示:95%的投资者目前从没买过比特币,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压根还没真正参与进来。就算你现在开始买比特币也还是早起参与者。 Tom Lee 将当前的比特币类比1996年互联网——刚刚起飞,后劲十足。他提到,从用户数量、钱包地址来看,比特币现在正处在早期指数增长的起点,远没到“全民参与”的阶段。 Tom Lee 还抛出一个令人警觉的观点:随着AI深度伪造技术爆发,未来你可能再也无法信任任何图像、声音、文字。 而唯有区块链,才能提供真实可验证的秩序。而在众多链中,比特币链无疑是最值得信任的。 他还直言道:“美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囤比特币,银行也准备把它当作抵押品。” 你觉得自己错过了比特币?其实还早着呢。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92 条信息
#Tom Lee
#比特币
#区块链
#早期投资
#AI深度伪造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