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AI原住民
关注
lidang 立党 (全网劝人卖房、劝人学CS、劝人买SP500和NASDAQ100第一人)
1天前
我认为,这个时代的AI-native generation(AI原住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日常模模糊糊地关注各家厂商的LLM model,像旧时代关注手机和汽车评测的人们一样,看看发布会,看看benchmark,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上手用一用; 2. 脑海中模模糊糊有信息论的观念,知道LLM不是算卦,不会指望万事万物让LLM 给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对prompt engineering有个轮廓的概念,知道充分给足什么条件和规则,才能让LLM输出一个可靠的答案; 3. 相信Agentic的方法,相信AI Agent,不迷信LLM本身能力,知道LLM一口气给一个结果一定会犯错,就像一个人用口算回答一个10位乘以10位的问题一样,知道LLM有幻觉,知道LLM如何用agentic的方法去调用外部工具,一步步解决问题; 4. 日常关注AI community,包括新产品、新模型、新的问题,看见以后愿意尝试用一用,或者试着思考一下这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5. 熟练使用SWE Agent(比如codex、openhands、claude code)和vibe coding工具(cursor、github copilot),模模糊糊知道工具和能力上限的轮廓,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同时也知道作为人类如何驾驶这类工具时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不迷信“AI能代替程序员”,而相信“熟练vibe coding是人的技能之一”; 6. 对日常问题的搜索和学习,习惯用perplexity或者 快速提问,反复追问,而不仅仅是google,也等不及chatgpt慢悠悠的响应,明白AI时代最快、最顺手的搜索总结方法是什么; 7. 对于一个成体系的传统领域问题(比如EDA设计、传统建筑行业BIM、传统商业分析领域),模模糊糊知道如何搭建一个Agent或者workflow去自动化解决,或者提出一些新的方法,把传统问题转化成structured data,或者用AI Agent通过写程序和调用部分API来逐步解决,或者使用一些long term memory框架合理indexing, 并且看到某些中老年高管一提及“用AI解决问题”,就盲目把几千页文档和数据一股脑喂进vector database然后进行高成本query的行为,感到生理性不适。
#AI原住民
#LLM
#信息论
#Prompt Engineering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