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60年代
关注
Silent Bird
2周前
60年代日本東京和上海對比!感嘆發展才是硬道理。
#日本
#上海
#发展
#对比
#60年代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20世纪的6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古怪而狂热的时期。那时候一方面是物质极度贫乏,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几乎可以说是在死亡线上挣扎;但另一方面却是人民有高度的政治热情,饥饿的人民勒紧腰带跟着共产党进行共产主义实验。那时候我们虽然饿得半死,但我们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包括美国人――都还生活在“水 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之中。而我们这些饿得半死的人还肩负着把你们从苦海里拯救出来的神圣责任。当然,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对外敞开了大门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莫言: 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299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5 条信息
#60年代
#共产主义实验
#物质贫乏
#政治热情
#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顾晓阳:60年代高干家庭的生活细节 我爸爸是行政七级,每月工资319元。1960年后,×××也知道自己把国家搞糟了,所以下了一个新规定:挡内十级以上的干部,每月减薪百分之五(这是我母亲说的,另一说是均减20元)。名曰缩小收入差距,实际上我看有平息挡外人士怨气的意思。 我们家的开销不小:奶奶、姥 姥、保姆、三个孩子、给我同父异母的哥哥的抚养费(每月30元)等。我父亲手不离烟,每天要抽三四盒,中华烟每盒6毛,一个月大约要抽100盒。他本来不喝酒,1952年挨过一次整,天天生闷气,在家里开始喝酒和学俄语。后来,喝酒成了习惯,每天中饭和晚饭各一杯,是5钱或8钱的小酒杯,量很小。茅台一瓶4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喝四、五瓶。在我们家,全家八口人的吃喝和我父亲的烟酒消费,可能是日常支出中最大的部分,也是基本固定、浮动很小的部分。另外一项就是买书,马恩全集和列宁全集出一本买一本,都是精装大厚本,也不便宜,其他的书量也很大。父亲很少买衣服,买也是蓝布中山装和圆口老头布鞋。完全没有请客送礼。比起我父亲,母亲买衣服多一些,其他没什么特别消费。 图:父亲、母亲、姐姐、顾晓阳,六十年代
#顾晓阳
#高干家庭
#60年代
#生活细节
#消费水平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2个月前
歷史上的幾次滅佛運動,説實在的,60年代最徹底,後來因爲開放卻又死灰復燃了
#灭佛运动
#60年代
#死灰复燃
#文化开放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个月前
成都老照片(60年代)
#成都
#老照片
#60年代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8个月前
往昔今日:60年代大饥荒台湾人民和香港民众为大陆付出很多了,要铭记感恩!
#60年代
#大饥荒
#台湾人民
#香港民众
#大陆
#铭记感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