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国集团外长会议聚焦乌克兰和平与全球安全
七个主要工业国集团的高级外交官星期四(3月13日)齐聚魁北克省的夏洛瓦,东道国加拿大阐述了这次会议的首要议程,即重点是实现“乌克兰公正持久的和平”,并在七国集团成立50周年之际加强安全和防务伙伴关系。
张蓉湘
- 美国恢复援助并提议停火30天后 七国集团将讨论乌克兰问题
来自主要工业国家七国集团的外交部长将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为期数天的会谈,包括讨论结束俄乌战争和支持乌克兰三年的抗击侵略的战斗。
- 美国将立即恢复对乌克兰的情报分享和安全援助
在美国和乌克兰官员星期二(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了会谈之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行政当局将立即取消对情报分享的暂停并恢复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
- 美乌会谈:基辅支持美国提出的俄乌停火30天建议,美国恢复对乌军援
美国和乌克兰官员星期二(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会谈,讨论结束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的努力,双方说基辅支持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建议。
- 卢比奥在沙特参加美乌会谈,希望解决对乌军援暂停问题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星期一(3月10日)表示,美国希望在星期二于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与乌克兰官员的会谈中解决对乌援助暂停的问题。
- VOA独家:美国务院内部指导文件区分中共与中国人民
根据美国之音(VOA)获取的一份内部文件,美国在中国共产党(CCP)与中国人民之间划出明确区隔,为华盛顿把北京的政府--而不是广大民众--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定下基调。
- 卢比奥重申:美国反对以“武力、强制、胁迫的方式”改变台湾现状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重申,美国坚决反对任何试图以武力或胁迫改变台湾现状的行为。此番表态正值外界日益担忧中国对这一民主治理岛屿的军事威胁,以及担心台湾的利益在美中谈判时可能会被边缘化。
- 中国关注特朗普的乌克兰战略,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三周年之际,中国正密切关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结束战争的策略。专家和前官员表示,北京正在谋划自身行动,以便在继续维持与俄罗斯的“上不封顶”伙伴关系的同时,将自己定位为乌克兰的战略伙伴。
- 美舰免费过巴拿马运河问题起争议;卢比奥提到:美国在冲突中有义务保卫运河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星期四(2月6日)表示,如果巴拿马运河受到攻击,美国有条约义务保护它。目前,在美国海军军舰是否能够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问题上产生了疑惑,而巴拿马方面称这种说法是“谎言”。
- 卢比奥承诺支持危地马拉基础设施,并发布外国援助豁免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星期三(2月5日)宣布,美国计划通过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危地马拉,并签署外国援助豁免协议,以加强美国与这个中美洲国家的伙伴关系。
- 卢比奥承诺美国支持哥斯达黎加应对网络安全和贩毒挑战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星期二(2月4日)承诺美国支持哥斯达黎加加强网络安全防御、5G 电信基础设施和禁毒斗争。
- 卢比奥对巴拿马说,中国对运河施加“不可接受的”控制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星期天(2月2日)对巴拿马领导人说,中国正在对巴拿马运河施加“不可接受的”影响和控制,如果不做出改变,可能迫使美国“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进入该航道。
- 卢比奥国务卿将访中美洲:推行“美国优先”外交,抗衡中国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将于星期六(2月1日)开始他作为美国最高外交官的首次正式出访,计划于2月1日至6日访问巴拿马、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多米尼加共和国。
- 华盛顿加大力度遏制非法移民之际,卢比奥计划访问中美洲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计划访问巴拿马和中美洲其他国家,而目前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正努力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并遏制非法移民。
- 鲁比奥就任国务卿第一天会见四方国家外长,表明将重点关注中国
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于星期二(1月21日)走马上任,受到热烈掌声欢迎。他当天早些时候宣誓就任美国最高外交官,随后首次作为国务卿来到国务院。
- 专家敦促美国利用与台湾的后勤协定来反制中国军事胁迫
最近公布的一份美国政府报告详细列举了中国通过各种施压手段持续“侵蚀台湾及周边长期规范”的做法,包括增加越过台湾海峡中线的军机飞行频率。
- 尽管受到中国制裁,鲁比奥表示有信心以国务卿身份与北京接触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三(12月18日)上午与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国会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举行了“实质性”的面对面会谈,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已提名鲁比奥为下一任国务卿。此次会晤正值特朗普团队为过渡进程做准备之际。
- 布林肯前往中东,叙利亚探索后阿萨德时代的道路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星期三(12月11日)动身前往约旦和土耳其,在长期威权统治者巴沙尔·阿萨德被推翻后,努力争取凝聚该地区国家,就叙利亚未来达成一致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