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聿文视界: 北京为何不会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出现的白宫争吵一幕,其中关键问题是后者希望在矿产协议中加上美方安全保障承诺,而特朗普不想明确这一点。这是否代表若俄乌停战协定达成,特朗普就一定不会派兵到乌克兰监督停战协议或者变相为乌克兰提供某种安全保障,不清楚,但显然,欧洲和北约有意愿这样做。
邓聿文
- 聿文视界: 这次中国两会不好开
本周进入中国的两会时间。从官方角度来说,可以预期,会把这次两会描绘成团结、奋进和胜利的两会,然而,从中国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这或许是最近几年最纠结、最难开的一次两会。
- 聿文视界:马云解冻,中国企业能够恢复信心吗?
2021年7月,几个朋友聚会,席间闲谈马云,其时有很多传言,说当局会如何对待他。有个朋友和我打赌,据他所知,马云最多半年就会被当局关押。朋友是做企业的,似乎有一些上层关系,对此很是自信。我说,一年内马云都不会被抓。我俩赌注是一顿饭,谁输谁请客。一年后,马云没被抓,最新情况是,他还出席了当局举行的所谓最高规格民企座谈会,并且被安排在企业家的第一排,也和习近平握了手。
- 聿文视界:DeepSeek冲击波:技术创新的“孤例”
一月下旬以来,全球技术领域最火爆的事件,莫过于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崛起。这家在此前名头不响的企业发布的两款AI产品震动了业界,其用降规版芯片和低训练成本,效果就接近或达到OpenAI用最先进芯片和大量投入取得的水准,似乎颠覆了人们对美国所构建起来的AI发展路径的认知。
- 聿文视界:拆解中国春晚的“政治密码”
蛇年春晚是中国春节成为世界非遗之后的首个春晚。从1983年央视首次面向全民举办春节文艺晚会以来,它已经走过了42个年头,成为所谓的“新民俗”。除夕看春晚,成了许多中国人的“年夜饭”。
- 聿文视界:习近平为何不断强化中共“自我革命”论述
中国当局在过去一年里,谈及中共党内政治生活,频频提及“自我革命”一词,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四次全会,主题就是党的自我革命如何在党内得到贯彻落实。
- 聿文视界:习近平为什么不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特朗普打破美国一百多年惯例,首次邀请多国领导人参加总统就职仪式。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来也在受邀之列,但出于各种考虑,终于没来,而是派了国家副主席韩正作为其特使出席。尽管习未现身华盛顿,但和特朗普在就职典礼前三天通了电话。
- 聿文视界:从“当年明月”疑似精神病,看党国官僚体制如何吞噬官员
说起石悦这个名字,在中国没几个人知道,但“当年明月”,则如雷贯耳。这两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人。很多人很难把作为公务员的石悦和作为畅销书作家的“当年明月”联系在一起,因为以“当年明月”的名气和财富,他本可以过得比大多数中国人都好得多的自由自在生活,用不着栖身官场,在体制内唯唯诺诺的生存。尤其在他出事后,许多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对他选择做官很是不解。
- 聿文视界:2025中国两大风险:经济持续低迷,社会低烈度震荡
时令进入2025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新年贺词里传达的“希望”。然而,即便是中南海的这位所谓“舵手”,也不敢用肯定的语言来描述2025年的中国荣景,只能用一种含糊的方式鼓励国人“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 聿文视界:腐败内生于中共,当局反腐实是徒劳一场
回顾2024年的中国政治,一个有目共睹的方面,是中共官员的腐败,以一种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冒出,其中,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接连连接出事。两任防长李尚福和魏凤和受火箭军的腐败案影响落马,军委委员、政工部主任苗华也在12月被拿下,临近年末,又有陆军和南部战区两位原副司令员涉嫌严重违法。
- 聿文视界:应对美国围堵压力,中国押“宝”单边开放
中国官方最近全面放宽了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华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允许在这些过境区域跨区流动。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中国加强开放的最新象征。
- 聿文视界:尹锡悦困兽犹斗,韩政局变动或令北京窃喜
韩国总统尹锡悦因一场短命的戒严被国会弹劾暂停职权,这是继卢武弦和朴槿惠之后第三位遭国会弹劾的总统。尽管尹能否摆脱“青瓦台魔咒”接下来取决韩国宪法法院的裁决,但他政治生命的完结大概率在发布戒严令的那一刻就已决定,这次戒严在韩国实在不得人心。
- 聿文视界:阿萨德政权垮台,北京中东战略的努力受挫
统治叙利亚半个世纪之久的阿萨德家族政权,在反对派武装的进攻下,以摧枯拉朽之式垮台。叙利亚在短短几天内就变色,深层原因当然是阿萨德政权的长期统治不得人心,未能给人民带来和平与繁荣,以致其军队都不愿为这个腐败政权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