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斯克“肢解”美国软实力,北京乐于填补真空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迅速拆解了许多机构,包括北京最担心或积极寻求颠覆的组织。美中竞争升温之际,这些行动被认为将削弱美国软实力,北京将乐见其成并填补空白。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迅速拆解了许多机构,包括北京最担心或积极寻求颠覆的组织。美中竞争升温之际,这些行动被认为将削弱美国软实力,北京将乐见其成并填补空白。
上任仅仅50天,特朗普就严重动摇了美国自“二战”胜利以来精心构建的国际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他正在侵蚀旧秩序,却从未描述过想用什么制度来予以取代。
特朗普在国会讲话中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但他始终没有阐述自己的长期目标,也没有回应贸易战升级给投资者带来的忧虑,以及美国与俄罗斯结盟给盟友带来的恐慌。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没有高谈阔论美国理想,而是咄咄逼人地发出警告:无论是他雄心勃勃的国内议程还是“强大美国”回归的世界观,“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
特朗普在马阿拉歌的记者会上拒绝排除为得到格陵兰岛与丹麦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这场充斥着阴谋论、编造的事实以及满腹牢骚的记者会再现了他首次担任总统期间的情景。
商务部开始对中国电信在美仅存的业务采取措施,但最终决定将基本取决于特朗普政府。不过,此举更多是出于象征意义,不太可能阻止北京方面开展复杂的黑客行动。
在看似统一的“美国优先”目标下,特朗普内阁班子里至少有三个不同派系,以及多种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理念将在哪些地方发生冲突是新一届政府最大的未知数。
普京宣布修改核武使用原则,美国和盟友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慌。乌克兰战争加深了美俄之间的敌意,它还让华盛顿和世界习惯了俄罗斯重新使用核武器作为最终的谈判筹码。
专家通常认为,大选结果将决定美国是否重新走向孤立主义。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外交决策充满不可预测性和混乱,在国际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如果他再次当选将意味着什么?
以色列对真主党发起攻击,拜登与内塔尼亚胡之间的裂痕愈发加大。在拜登总统任期的最后阶段,与哈马斯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经渺茫,爆发更大范围战争的风险越来越大。
无论在科技、经济还是地缘政治方面,中国都是美国重要的竞争对手。但在美国总统竞选中,中国尚未成为重大辩题。这种“战情室—竞选活动”失衡的状况是如何造成的?
这项计划首次重新定位美国的威慑战略,重点关注中国核武库的快速扩张。拜登3月批准了该文件,要求为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可能协同发起的核挑战做好准备。
美国不仅面临着与中俄的对抗,还有大国之间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民主党新任候选人将需要阐明,他或她将如何管理一个与四年前相比明显危险得多的世界。
北约指责北京成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助推者”,要求中国停止向俄罗斯运送“武器部件”和相关技术。这是北约首次公开谴责中国对俄罗斯的军事支持。
中国被形容为“俄罗斯战争机器”的救星、在南海的威胁性势力和一个任性的经济参与者,这与几年前中国作为七国集团“合作伙伴”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两国将试图就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可能在哪些情况下禁止使用等问题达成共识。来自硅谷的颠覆性新兴技术带来的威胁已促使美国政府出台了应对网络问题的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