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清德定义中国为“境外敌对势力” 台湾恢复军审制度严惩共谍
面对中共对台湾军队日益加剧的渗透威胁,台湾总统赖清德3月13日召开国安高层会议,正式宣布恢复军事审判制度,专责处理现役军人涉叛乱、泄密、利敌等重大案件。与此同时,他也首次在官方场合明确将中国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强调中共正透过各种手段削弱台湾国防安全,甚至在台发展武装组织,引发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不仅是对近年共谍案激增的回应,也显示台湾政府正采取更强硬的国安策略,以反制中共的“认知战”与“法律战”。
杨安
- 解放军修订共同条令 强调备战打仗与海外扩展
中国解放军近期修订三项核心军规,进一步强化战备导向。新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统称“共同条令”)将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分析人士指出,打造“世界一流军队”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具备随时应对突发且持久战争的能力,此次条令修订正是朝这一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 台积电千亿美元赴美投资: 魏哲家澄清因应美国客户需求“不会掏空台湾”
全球半导体芯片巨头台积电(TSMC)宣布追加千亿美元赴美投资,兴建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一个研发中心,引发台湾内部对产业外移及国家安全的担忧。对此,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亲上火线解释:赴美扩厂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台湾的扩厂计划不受影响。
- 中国全国人大开幕 经济增速目标维持5%,学者: 挑战严峻
中国第14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星期三(3月5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维持在5%左右,和去年相同。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中国国内经济疲软和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压力加剧的背景下,要实现这一目标恐怕十分困难。
- 中国年度全国“两会”开幕: 经济挑战、科技竞争与军费增长成焦点
2025年中国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分别于3月4日、5日开幕,经济增速放缓、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债务化解等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关注焦点。
- 中国接连无预警军演:战略扩张还是威慑示警?
中国近期接连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海域以及台湾海峡突然举行军演,未事先通报相关国家,引发广泛关注和不满。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无预警军事演习不仅是对潜在冲突区域的演练,同时也是在当前美国外交政策调整之际,中国进一步划定自身势力范围的战略举措。
- 中国加紧收缩网络涉军言论 外界难窥解放军实力 内部贪腐斗争恐加剧
中国将于3月起实施的《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旨在加强监管军事网站内容与社群平台上的军事帐号信息发布。解放军观察人士说,尽管中国网上涉军信息真伪难辨,但总是官方之外的一种参考来源,而解放军越是不给人评论,内部的贪腐与斗争情形就更引人好奇。
- 台湾总统赖清德首度召集五院会商 立法院长愿协调总预算换取终止大罢免
台湾政府今年度的总预算遭在野党主导的立法院大砍6.6%后,台湾总统赖清德星期一(2月10日)召集五院首长会商,盼促成朝野协商,重新检视总预算删减幅度。立法院长韩国瑜虽于会后表态愿协调预算案,但同时呼吁赖清德以民进党主席身份劝阻民间团体对在野党立委的“大罢免”行动,避免社会冲突加剧。
- 台湾力阻驻南非代表处被迫搬迁 美国或扮演关键角色
南非政府要求台湾在该国的代表处限期迁出首都,这已经是南非近期内第二度针对台湾的外交打压举措。分析人士指出,南非此举一方面是受到北京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将“台湾牌”当筹码和美国新政府谈判;而台湾当然也可以打“美国牌”,并通过其与南非绵密的政经关系对执政党施加压力。
- 台湾大罢免立委启动 分析:民进党仍难扭转国会劣势
台湾18个公民团体于星期一(2月3日)向选举主管机关递交罢免提议书,矛头直指最大在野党——国民党的立法委员。执政党民进党希望借助“大罢免”行动,扭转在立法院的劣势。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民进党要通过罢免行动重夺国会主导权难度不小。然而,若能成功罢免一至两席国民党立委,或许能促使国民党更加谦虚地面对民意,减少对民进党政府的激烈杯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