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Bird
0 关注者
朱韵和
2天前
“1959年下半年,粮食严重不足,许多食堂出现断粮断炊,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节约用粮,国家配给干部的粮食标准一降再降,每月30斤降到22斤再降到19斤。” “我们的口粮最早是月供24市斤,60年以后减为19市斤,以每月30天计,日均6两,每日两餐,一餐3两。这个标准在大酒大肉副食充盈的今天,可能 消费不完……那年月,无蔬菜,无副食,无油荤,人的胃已经退化成牛的草肚子了。” “社员在山坡、
德潤傳媒
4天前
人民公社回来了,敲锣打鼓,明天可以从亩产万斤,突破到亩产万吨。
1周前
對農民來說,1958 年是無比疲憊的一年,從興修水利到深耕和密植,再到人民公社,運動一個接一個,以致有人一聽到「放衛星」就害怕,因為這意味著又要犧牲睡眠,連續熬夜和苦幹。公社幹部們不顧農民忍饑挨餓,拚命降低成本、吹噓產量。在公共食堂成立後,幹部還普遍利用手中的權力,任意剋扣農民的口糧 。 ---國家煉鋼,人民死亡:小高爐的火光照得漫天通紅,中共大煉鋼鐵運動的荒謬與悲劇
3周前
亩产六万斤水稻高产“卫星”的奥秘 化名劲松的先生给依娃提供了文字忆述: 1958年9月5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同日刊登了署名“新华社记者李智昭摄”的广东北部山区连县星子乡田北社中稻大丰收的新闻照片。《人民日报》的文字说明是:“这块稻田里的稻谷像金色的地毯一样,十三个人站在上面也压不 倒。” 《中国青年报》的文字说明是:“请看,这张六万斤‘卫星’田照片,更稳稳当当地站着十三个青年!谁知道祖
正在抽中国老百姓的血呀 本来经济就不行 变相的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