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04:31:59
北大在文革中的“辉煌业绩”有许多,如开全国集体打人之风、高校武斗先河等,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他们如何斗争、折磨那些手无寸铁的所谓“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教授。挂木牌,建“劳改队”,关“牛棚”,这些都是北大学生的经典之作。 所谓挂木牌,就是把十几斤、甚至几十斤重的、上书“反动学术权威XXX”之类木牌子 ,用铁丝挂在被害人的脖子上,让被害人躬着腰,于是木牌的全部重量就都通过铁丝作用在了脖子上。据说使用的铁丝越来越细,能够勒入人的血肉之中。 所谓“劳改队”,就是把那些被整的教师集中起来,在校园内或者到校外“劳动改造”。 所谓“牛棚”,实际上就是非法监狱,就在今天的赛克勒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在这里,除了白天干活,“牛鬼蛇神”们还有晨练,有晚训,他们要时刻准备背诵“最高指示”,也要时刻准备接受管理人员的辱骂和殴打。很难想象,当年的北大学生可以想出如此恶毒的方法折磨自己的老师。 根据王友琴撰写的文章,不少大名鼎鼎的教授都遭受过如此的折磨,如美学教授朱光潜、东语系教授季羡林、西语系教授吴兴华,等等。45岁的吴兴华在“劳改”时被折磨致死。劫后余生的季羡林在后来出版的《牛棚杂忆》中详细描述了这让人不堪回首的岁月。 许多被批、被折磨的教授、教师们不堪忍受前所未有的侮辱,而选择了自杀。据不完全统计,在文革中,北大至少有71人自杀或“不正常死亡”。(王友琴《中国知识份子的四个S》)。 第一个自杀的是历史系教授汪篯,他在1966年6月11日喝杀虫剂敌敌畏自杀身亡。其后自杀的还有:数学系讲师董怀允、英文教授俞大𬘡、中文系中共总支书记程贤策、哲学系心理学教授沈乃章、化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卢锡锟、生物系教授陈同度、北大教务长崔雄昆、物理系著名老教授饶毓泰、俄语系讲师龚维泰、数学力学系教授董铁宝和教师陈永和、历史学教授、副校长翦伯赞夫妇…… 他们或选择服毒,或选择上吊,或选择在未名湖自溺,或选择跳楼……他们死的那么决绝,因为人世已不让他们留恋。 ---北大未名湖畔的冤魂知多少? 作者: 林辉
2025-02-23 04:31:59
2025-02-23 00:45:57
2025-02-22 04:09:30
2025-02-22 04:08:20
2025-02-22 04: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