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残雪
0 关注者
dontbesilent
3周前
当我试图用女性主义的理论,去分析小红书上的女性成长文案,发现根本无法分析 😂 因为你仔细一看,发现文案里面的每一条观点都是反女性主义的,都是浓浓中年老登味儿 😂 原文:"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凯特·米利特提出"个人的即政治的",核心就是揭露个人遭遇背后的权力结构。贝尔·胡克斯明确指出,承认自己是受害者不是软弱,而是认清压迫结构的第一步。 原文:"你遇人不淑,不要抱怨我对他这么好
程益中
4周前
一个国家能否产生非男性元首,是其政治文明与社会结构是否健康的试金石。只能产生男性元首的国家,往往被权力传统、父权文化或集体偏见所桎梏,这种社会在根本上仍不平等、不自由;而能够孕育出女性元首的国家,其政治机制允许多元、包容,其社会已经摆脱了性别等级观念,趋向理性、开放、平等与进步。
谷风
1个月前
你們摘除头巾就立杆见影地自由了,中國人可怜啊,心里的「头巾」千年也摘不掉——美國人靠「三權分立」互相制約,我們卻靠人人讨好强權和人人互相制約雙管齐下,始終在這種穩定的社會結構里算计他人,永不超生。
Cell 细胞
2个月前
“用符号等价物的方式思考, 很难转入到市场价值的思维模式。 人们的思维被宗教教条、僵化的符号和寓言所支配, 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等级隶属关系捆在一起。 每一种职业、每一个部门、 每一种颜色、每一个数字, 甚至每一个语法元素, 都被绑在一个宏大的宗教概念的体系之中。”
iPaul
5个月前
社会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