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obefun

ginobefun

0 关注者

2个月前

#BestBlogs 从 Prompt 到 Context:为什么 Think Tool 是形式化的必然? | 阿里云开发者 文章从编译原理视角,论证了 AI 工程形式化和可验证性的必然趋势。 摘要: 文章以编译原理为理论基础,深刻阐述了 AI 编程(或 AI 系统开发)中从 Prompt Engineering 到 Context Engineering,再到

#AI工程 #形式化验证 #Think Tool #Context Engineering #编译原理

相关新闻

placeholder

凡人小北

2周前

《为什么 95% 的 AI Agent 做不起来?》 非常推荐,踩的坑和解决方案跟我们几乎一模一样,虽然讲得很清楚,架构师视角,值得花 10 分钟读完,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几个点: 1. 现在大家都还在拼 prompt,只有少数人开始拼上下文结构。 特别对的一点是:prompt engineering 已经不是核心了,context engineering 才是下一阶段的主战场。给再聪明的大

placeholder

howie.serious

1个月前

看不懂这个“势能式”/“场域式”提示词类型 🤣 我猜,可能跟“context engineering”接近? 是不是类似这种意思: > context engineering,用科学方法精心组织问题的context,给llm提供更好的上下文信息,以便llm给出更符合context的、更高质量的回答。

placeholder

Tom Huang

2个月前

来自 Claude Code 团队分享,最有价值的 Context Engineering 的 Prompt 模板分享!🚀 介绍视频 👉

placeholder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个月前

硅谷换血:大模型时代为何华人取代了印度工程师? 刚看到的这篇报道很有意思,看起来印裔工程师英语自然语言编程很厉害,而大模型时代更需要AI工程需要的形式语言编程能力! 这一点华人做题家出身更有优势!

placeholder

Dinah Zhang

2个月前

OceanBase 社区布道师程治玮带来的 《Context Engineering: 基于 OceanBase 的代码文档检索引擎》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0535 秒. v1.0.46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