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马云揣着借来的两百块,被拒签七次,仍死磕去澳大利亚。 大卫·莫利没给他钱,只递了一张邀请信。 马云要的不是机票,是跳出县城看世界的那扇门。 到了悉尼,大卫带他挤公交、逛跳蚤市场、吃路边牛排。 马云第一次知道,小摊也能讲信用,生意可以这样做。 回国后,莫利一家按月寄来二十澳元,供他读完杭州师范。 二十澳元在当时是莫利家两天的工资,他们图什么? 图这个中国少年眼里那股不认命的劲。 2004年,马云把当年收到的每一张汇款单复印放大,挂在办公室,然后拿出三千万设了马-莫利奖学金。 名字不花哨,却等于告诉后来人:我欠的,我还;我得到的,我传。 现在回头看,大卫没投资阿里巴巴,却投了马云这个人。 投人比投项目狠多了,因为人会变,项目会死。 你觉得当年要是马云被拒第八次就放弃,今天还会有淘宝吗?